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肺间质病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发布于 2024-03-13 · 浏览 83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6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是一组以肌肉炎症和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可伴有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肺部可表现为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胸膜炎、胸腔积液等,肺部受累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1]。

目前常用于临床的IIM诊断标准为1975年Bohan/Peter标准和2017年EULAR/ACR分类标准[2]。近年来发现肌炎特异性抗体(myositis specific antibodies,MSAs)有助于IIM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基于临床表现和MSAs,有研究者提出可将IIM分为4个临床亚型,即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炎(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和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3]。

目前较为公认的分类还包括多肌炎(polymyositis,PM)、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和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通常IIM患者体内极少同时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MSAs,即不同MSAs存在互斥性[4]。MSAs不同的IIM患者其临床表现、受累脏器及预后各不相同,其中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related gene 5,MDA5)抗体阳性患者总体预后差,死亡率较高[5]。本研究对150例IIM患者基于MSAs进行分型,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DM亚型、抗MDA5抗体阴性DM亚型、IMNM亚型及ASS亚型,比较IIM及不同临床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分析其发生ILD的危险因素,以增加临床医生对IIM的认识,早期评估病情,早期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2018年4月—2021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诊断为II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符合2017年EULAR/ACR分类标准[2],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1.2 MSAs的测定

纳入的患者均完成血清MSAs的测定,包括:抗SRP抗体、抗HMGCR抗体、抗Mi-2抗体、抗MDA5抗体、抗NXP2抗体、抗TIF-1γ抗体、抗SAE抗体、抗Ku抗体、抗NOR-90抗体、抗Jo-1抗体、抗PL-7抗体、抗PL-12抗体、抗EJ抗体、抗OJ抗体、抗KS抗体、抗ZO抗体、抗HA抗体。血清MSAs测定均经患者同意后送第三方检验公司(江苏先声医学诊断有限公司)采用免疫印迹法(BLOT)半定量测定。其中DM相关的抗体包括:抗Mi-2抗体、抗MDA5抗体、抗NXP2抗体、抗TIF-1γ抗体、抗SAE抗体;IMNM相关的抗体包括:抗SRP抗体、抗HMGCR抗体;ASS相关的抗体,即抗合成酶抗体包括:抗Jo-1抗体、抗PL-7抗体、抗PL-12抗体、抗EJ抗体、抗OJ抗体、抗KS抗体、抗ZO抗体、抗HA抗体。

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确诊为IIM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描述,并比较IIM患者及其不同亚型间的结果差异及并发ILD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完成。连续性变量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ILD危险因素的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和根据临床经验判断与因变量可能相关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纳入150例IIM患者,分析其年龄、性别、发病年龄及病程情况。根据MSAs分为4个临床亚型,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30例(20.0%),抗MDA5阴性DM患者58例(38.7%),IMNM患者14例(9.3%),ASS患者48例(32.0%)。不同亚型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img


2.2 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2.2.1 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不同亚型患者的肌无力、肌痛、ILD、向阳疹、披肩征、Gottron疹/征、关节痛、甲周红斑及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img


2.2.2 不同亚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不同亚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患者的上述指标不同亚型间两两比较的结果见图1。

img


img


2.2.3 不同亚型患者免疫相关蛋白及淋巴细胞比较 不同亚型患者的C4、铁蛋白、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患者的铁蛋白、CD8+T淋巴细胞水平不同亚型间两两比较的结果见图1。

img


2.3 IIM发生ILD的危险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不同临床亚型的IIM患者,IL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肺部感染、肌痛、肌无力及关节痛的IIM患者,其ILD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ALT、AST、LDH、IgG、CRP、CK及Cr水平不同的IIM患者,ILD发生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img


2.3.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发生ILD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亚型、肺部感染、肌痛、肌无力、关节痛、病程、CK、ALT、AST、Cr、LDH、IgG、CRP及既往研究临床有意义的变量铁蛋白、技工手、白蛋白为自变量(赋值见表6)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MDA5抗体阳性、抗合成酶抗体阳性、肺部感染、铁蛋白>403.2μg/L、IgG>14.15 g/L及LDH>359.5 U/L均为IIM发生ILD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7)。

img


img


3 讨论

IIM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既往大部分患者因肌痛及肌无力被发现及诊断,肌肉活检是其诊断的“金标准”,但目前随着MSAs的发现,许多以皮疹、关节痛、皮肤溃疡甚至ILD起病的患者被早期诊断[6-7]。目前发现约70%的患者血清中可查见MSAs,不同的MSAs互斥,且与独特的临床表现相关[5,8]。抗Mi-2抗体与近端肌无力和严重的皮肤表现有关,抗NXP-2抗体阳性患者更易发生皮下钙化,而抗MDA5抗体阳性的患者更易出现双手的皮肤溃疡及急性进展的ILD。在IIM中,ILD的患病率差异很大(20%~80%)。IKEDA等[9]对62例IIM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约50%的DM患者及大部分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患者被诊断为ILD。RICHARDS等[10]对90例抗Jo-1抗体阳性的DM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约86%的患者存在ILD。ASS中ILD的患病率为67%~100%,与抗合成酶抗体的不同亚型有关[11],患者同时伴有皮疹、关节痛、技工手及雷诺现象等症状。IMNM主要以异常高的肌酶和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约有2/3的患者可在血清中检出抗SRP抗体和HMGCR抗体,既往研究表明ILD在IMNM中并不常见[12]。

本研究发现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在IIM患者中的比例为20.0%,ASS患者比例为32.0%,IMNM患者比例为9.3%,与既往研究基本相符[5]。本研究发现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与抗MDA5抗体阴性DM患者相比,ILD、皮疹及关节痛发生率高,同时具有WBC及C4偏低,肌酶升高不明显等特征。LI等[13]对679例IIM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ILD发生率为97.8%,非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ILD发生率为72.1%。TONG等[14]对67例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分析也发现存在LDH、IgA及IgM偏高的情况,并且存在关节炎发生率低和铁蛋白升高的临床特征。但本研究关节痛发生率及铁蛋白值与其研究结论相悖,但FIORENTINO等[15]对10例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研究发现关节痛发生率增高,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但因其样本量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而本研究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较抗MDA5阴性DM患者铁蛋白低可能与抗MDA5阳性DM患者例数少及部分铁蛋白数据缺失相关,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而WBC较其他组偏低则可能与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免疫抑制及病毒感染相关,目前暂无相关文献报道。

本研究发现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NK细胞较ASS患者低,不排除与疾病本身可能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相关,尚需进一步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及进行治疗方案的比较。本研究中IMNM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高,同时ALT、AST、CK较其他组明显升高,ILD发生率低,符合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但由于本中心IMNM患者样本量少及缺乏肌肉活检证据,需进一步在本中心增加疾病检出率。

本研究发现IIM发生ILD的危险因素有抗MDA5抗体阳性、抗合成酶抗体阳性、肺部感染、铁蛋白>403.2 μg/L、IgG>14.15 g/L及LDH>359.5 U/L,抗MDA5抗体、抗合成酶抗体阳性及铁蛋白升高是ILD的危险因素,与目前多项研究结果一致[16-18],同时铁蛋白作为危险因素已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尚无文献报道IgG和LDH是IIM肺间质改变的危险因素,而ZUO等[19]在针对333例抗MDA5阳性皮肌炎和ASS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发现LDH是其危险因素,同时血清铁蛋白>2 200 ng/mL可预测MDA5阳性DM合并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在半年内死亡,本研究中LDH是ILD危险因素的结果与之符合,同时再次验证本研究中铁蛋白是IIM患者肺间质病变的危险因素,由于同期内本中心尚有部分MSAs阴性及IIM诊断依据不足的患者(16例),未纳入本研究,这些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肌肉活检、基因检测等方法明确诊断,如何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确诊率,也是本中心的诊治难点。

本研究发现IIM的临床特征为抗MDA5抗体阳性的DM患者ILD、皮疹及关节痛发生率高,WBC及C4偏低,各临床亚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并发现抗MDA5抗体阳性、抗合成酶抗体阳性、肺部感染、铁蛋白、IgG及LDH升高是IIM发生ILD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样本量少,同时患者缺少肌肉活检数据,且本研究并未将ILD的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在此研究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纳入ILD分型进行分析,同时开展基础研究,以发现更多早期诊断的指标,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略

引用本文:李兴珺,李双蓉,王楠,等.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肺间质病变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13):1623-1629.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03.

最后编辑于 2024-03-13 · 浏览 838

回复3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