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ongenital hypertrophy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发布于 2024-03-08 · 浏览 3345 · 来自 iOS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5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farica 推荐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最近看到园子里有一个讨论度颇高的病例。为此我查阅了资料。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是从视网膜深部起源的扁平色素病变,通常位于周边眼底,也可以位于黄斑或视盘周,往往是在眼科检查时偶尔发现,大多数患者无相关症状。CHRPE 临床表现似脉络膜痣或脉络膜黑色素瘤。大多数医生认为 CHRPE 为稳定的、不变的病变,对病人的风险不大。然而,超过80%的病例发现有缓慢、可记录的CHRPE 扩大,而且在极少数情况下,CHRPE 可产生视网膜色素上皮的上皮瘤(腺瘤/腺癌)结节。

img

A 孤立性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Solitary CHRPE);可以是圆形、类圆形,或者各种不规则形状,病灶内色素可稀密不均,病灶周围常围绕有脱色素的环,病变内可存在单个或多发的萎缩区,其间能透见脉络膜血管结构。RPE边缘的脱色素层对应了病变周围通常所见的光环,可能是部分病例看上去似乎隆起于视网膜的一种视觉效果,实际上病灶是扁平的。

B 多发CHRPE (Multifocal CHRPE, Bear Tracks):熊脚印、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和分组的色素沉着(grouped pigmentation)是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的不同用语,眼底特征为多发性、散在分布的、小的、扁平的、黑色病灶,病灶数量可从几个到几时个变化,直径0.1~3mm,每一处病灶在组织学上与孤立型并无区别,病变周围无脱色素的环形区域。

C 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的相关多发CHRPE病变:通常比单发CHRPE小(直径50 - 100mm)。一般为多灶性,多不规则。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在组织学上表现包括RPE形态肥大以及RPE中色素颗粒增多

img

陈有信教授授课的简单图示👆


img

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CHRPE病变是肥大的RPE细胞的单细胞层,密集地包裹着大而圆的色素颗粒,周围的低色素晕对应于色素较少的肥大RPE细胞区域。

所有病变保持扁平因此B型超声往往不能显示它的存在。

img

与FAP(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相关的多个病变 表现为饱满的RPE细胞肥大和增生,视网膜浸润,视网膜部分血管改变。增生性病变伴有多层肥大的RPE细胞,类似错构瘤。这些病变通过扫描电镜表现为RPE细胞群增大,外观升高。


img

眼底自身荧光(FAF):因为病变主要含有黑色素,只有小的脂褐素病变,表现为暗色的低自发荧光。

SD-OCT显示了CHRPE病变的视网膜横切面解剖。在CHRPE病变上,神经视网膜普遍变薄,主要是光感受器丧失。


鉴别诊断


主要与脉络膜痣鉴别:脉络膜痣位置较深,与CHRPE相比颜色不如那么黑,偏灰,而且由于脉络膜黑色素痣表面有RPE覆盖,故边界略模糊。此外,脉络膜黑色素痣缺乏CHRPE病灶周围环绕脱色素区的表现也无其病灶内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的改变(合并其他改变除外)

OCT有助于鉴别。

脉络膜痣需要与平坦的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

img

一例视盘旁的脉络膜痣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单纯错构瘤(Congenital Simple Hamartoma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位于黄斑区的深黑色良性肿瘤,通常紧邻中心凹。它看起来像是一个黑色墨斑,涉及全层视网膜。肿物周围可见细小视网膜牵引。经常有轻微视网膜灌注和引流血管的扩张。这种肿瘤通常保持稳定。

img

OCT有助于鉴别

img

OCT 显示了突然升起的肿物以及更深层次的明确阴影。

img

一病例的OCT 显示了全层视网膜占位,引起了不连贯的阴影,且相邻组织未被影响。

图片出自《the retinal atlas 2nd edition》《Ryan ’s retina》《Clinical Atlas of Ocular Oncology》

如有不准确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脉络膜黑色素瘤 (2)

最后编辑于 2024-03-12 · 浏览 3345

8 32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