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或难治性AML中新型CD123靶向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
在《柳叶刀肿瘤学》上报道的一项I/II期研究中,医学博士Naval Daver及其同事发现,新的CD123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pivekimab sunirine(IMGN632)在CD123阳性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显示出活性。
研究详情
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九个地区的91名患者参加了第一项人体研究。剂量递增阶段检查了每3周给药一次(方案A;n=68)或每3周在第1、4和8天给药(方案B;n=23)的pivekimab sunirine的剂量水平。
主要发现
在方案A中,以0.015 mg/kg至0.450 mg/kg的六个递增剂量给药的pivekimab sunirine未确定最大耐受剂量。共确定了三种剂量限制毒性,包括0.180 mg/kg和0.450 mg/kg时的可逆性静脉闭塞性疾病和0.300 mg/kg时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根据与方案A的比较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停止对方案B的评估。建议的II期剂量为0.045 mg/kg,每3周一次(方案A)。
在接受推荐II期剂量的29名患者中,有6名患者出现了定义为部分缓解或更好的反应(21%,95%置信区间[CI]=8%-40%),综合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与部分或不完全血液学恢复的比率)为17%(95%置信区间=6%-36%;n=5)。在68名按计划A接受不同剂量治疗的患者中,有11名患者(16%,95%CI=8%-27%)出现反应,综合完全缓解率为12%(95%CI=5%-22%;n=8)。
在29名接受推荐II期剂量的患者中,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输液相关反应(7%)和贫血(7%)。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是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和输液相关反应(7%)。在接受计划A的68名患者中,有一名患者的死亡(原因不明)被认为与治疗有关。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pivekimab sunirine在多个剂量下显示出单剂活性,推荐的II期剂量为0.045 mg/kg,每3周一次。这些发现导致了对CD123阳性[AML]患者进行pivekimab sunirine加阿扎胞苷和venetoclax的Ib/II期研究。”
最后编辑于 2024-03-08 · 浏览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