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京生教授经验管窥
家父胥京生教授系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男科专家。从医四十载,熟谙医理,学识渊博,对男科疾病的治疗,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在男性不育的诊治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得病家信誉,吾随父侍诊,亲聆教诲,获益匪浅。兹将家父辨治男性不育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发育和生殖。肾脏精气的盛衰直接决定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亦直接影响性功能和生殖机能。肾气充盛促使“天癸”的成熟,在男子则表现为“精气溢泻”,能和阴阳而有子。另外,生殖之精虽由肾中精气所化,但与五脏之精密切相关,所以五脏协调,精气充盛,藏泄适宜,气化有度,是维持性功能和生死机能的重要因素,而五脏失调,精气衰少,藏泄失宜,气化障碍均可导致男性不育。临床上胥老常将男性不育分为以下类型:
1 肾虚型
肾藏精,主生殖,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殖功能和生长发育。前人有谓“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肾精亏损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病机之一;朱丹溪有谓“有精虚精弱不能成胎者”;清·陈士铎《辨证录》对男性不育亦有“精空”、“精少”之论,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生殖发育、生命繁衍的物质基础。精化气,肾气则充盛,天癸始能泌到,注于冲任二脉,促进冲任二脉盛通及男女之精的成熟,男精乃能溢泻,女精乃能降至,阴阳媾和,两精相搏,生命由此诞生。若禀受薄弱,先天不足,必累其身,导致生殖病变。若恣情纵欲、房室过度,或少年无知,频犯手淫,均可导致耗气伤精,精室亏虚。日久则肾气亏损,命门火衰,致使精室、精气失于温养和温煦,而见精气虚冷之证。精气内耗,生精及性功能减退而致不育。
1.1 肾阴不足:主证:精液量少,精子数少,液化不良,精子畸形较多。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或阴茎异常勃起,或射精障碍,失眠健忘,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足跟疼痛,大便干燥,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多见久婚不育、性欲过强、性交过频者。治法:滋阴补肾,填精种子。药方:五子衍宗丸合左归饮加减。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覆盆子15g,熟地黄15g,山茱萸 10g,五味子 10g,山药 10g,茯苓 10g,车前子 20g,甘草 3g,每日1剂,水煎服用。 方解:方中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熟地黄补肾滋阴,填精益髓;山茱萸,五味子补肾固精;山药健脾固精;车前子利湿能精道,与五味子相互一收一泻,更佐茯苓,甘草之品养脾胃,以助后天生化之源而益肾精,该方益肾填精,补而不温,滋而不腻,运用于多数不育症患者。
1.2 肾阳虚弱:主证:精液清冷,精子稀少,活动率低,活动力弱,射精无力,性欲淡漠或阳痿早泄。伴腰膝冷痛,精神萎靡、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动则气短,四肢不温,阴部湿冷,小便清长,夜尿量多,舌质淡胖,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尺部尤为明显。治法:益肾温阳,佐以补精。方药:金匮肾气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减。肉苁蓉10g,仙茅 10g,淫羊藿 10g,熟附子 10g,肉桂 10g,山茱萸 10g,山药 10g,五味子 10g,覆盆子 10g,熟地黄 15g,菟丝子 15g,枸杞子15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肉苁蓉、仙茅、淫羊藿,熟附子、肉桂温肾壮阳;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山茱萸滋阴补肾、益精填髓;山药补脾固精,以助后天之本,使肾精有化生之源;五味子、覆盆子补肾固精,收涩精气。诸药相伍,动静有序、以动促静,阴中补阳。正如张景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 气血亏虚型
《辨证录》云:“男子有面色萎黄不能生子者,乃血少之故也,世人生子动曰父精母血,不知父亦有血也,夫血气足而精亦足,血气全而精亦全……唯是血不能速生,必补其气,盖血省者由于气衰”。肾精的化生必赖后天精微以充养,即“精神气血,皆脾土之所化生”,脾胃得健则“得种子生息之元,生精最速”,“生子更易”,若素体虚弱,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气虚不复;或劳累过度,损伤脾胃之气,则气血生化无权。因精由血化,精血相关,脾虚则精血生化不足而不育。主证:精液稀薄,精子量少,性欲减退,或阳痿早泄,面色不华,形体衰弱,神疲乏力,必悸怔忡,眠差多梦,健忘头晕目眩,食少纳呆,懒言气短,爪甲色淡,舌淡苔少、脉象沉细。治法:益气健脾,养血生精。药方:八珍生精汤加减。党参10g,白术10g,茯苓 10g,白芍 10g,当归 10g,阿胶 10g,黄芪 15g,熟地黄15g,菟丝子 15g,枸杞子 15g,黄精 15g,紫河车 15g,甘草 3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益气健脾;熟地黄、白芍、当归、阿胶养血宁心;菟丝子、枸杞子、黄精、紫河车补肾生精。
3 痰瘀阻滞型
在精液化生过程和排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和阻碍,任何阻碍精液化生和阻碍精液排泄过程的因素,都可以成为精瘀的病因。长期精神忧郁,情怀失畅,气血失其畅达,使精液化生及排出受阻积于精室;血瘀使生殖系统各组织缺氧、变性,甚至萎缩坏死,不仅可以阻滞精液化生,而且可以影响精液的排泄。脾胃脏腑功能失调,体液代谢紊乱,聚湿成痰,痰随气流,踞于精室,阻滞精液化生及排泄;或痰精互结,使精液万分发生改变,致成精瘀。主证:阴囊内有蚯蚓状的精索静脉曲张、射精时精道刺痛,无精子或少精子,精子活动率低,精液中可有较多红细胞。伴有睾丸坠痛或少腹作痛,疼痛固定、持续时间较长,入夜尤甚、病变反复发作,唇色晦黯,舌质紫黯,或瘀点,脉沉涩或细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精。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0g,枳壳10g,牛膝10g,桃仁 10g,红花 10g,赤芍 10g,当归 10g,穿山甲 15g,路路通 15g,丹参20g,王不留行20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丹参、桃红、红花、赤芍、当归活血化瘀,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化瘀通精,柴胡、枳壳调理气机,牛膝既补肾活血,又引药下行。本法尚须根据不同疾病、不同体质,而分别采用清化、温化、补而兼化或破而佐化,严谨配伍,方可达到目的。加减:若痰瘀互结者,加陈皮、法半夏、瓜萎、薏苡仁祛痰化瘀。
4 湿热下注型
外阴不洁或不洁性交,秽浊内积,淫毒侵染,或感受风热、疫毒、风寒之邪,邪毒下注,可致梅毒、淋浊、血精、脓精、疳疮等症,这些病症均可导致男性不育症。主证:精液中有较多白细胞及脓细胞、精子计数少,死亡精子比例高,精液不液化,阳强不射精。同房后睾丸及耻骨附近憋胀不适,尿短赤有灼热或茎中热痛,或阴肿阴痒,或白浊,腰酸重感,两腿沉重,身倦乏力,头重、心烦口干,喜凉饮,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龙胆草10g,黄柏10g,通草 10g,黄芩 10g,栀子 10g,牡丹皮 10g,泽泻 10g,茯苓10g,当归 10g,萆薢 20g,车前子 20g,薏苡仁 20g,生地黄 20g,每日1剂,水煎服。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还可出现虚实夹杂的情况。精气互生、阴阳互根,所以,病久则由阴精受损发展为肾气虚弱,甚则导致肾阳衰惫。本病之本在肾,其标在肝脾,而痰浊、湿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这就形成了肾精亏虚与痰湿阻滞、瘀血阻络互为因果的病因病机关系。除虚证与实证之间相互转化外,就虚证或实证本身各型之间也可能出现相互间的转化和兼夹。如气血亏虚不能化生肾精,则转化为肾精不足,或气血亏虚兼有肾虚。实证中的痰浊内蕴,阻碍气血运行,日久可致痰瘀互结等。因此,临床只有认识男性不育和各种转化关系和兼夹证候,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分析具体的临床证型,才能确立正确的治法,恰当地遣方用药。
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对患者进行性生活指导及心理调治,推崇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味的养精求育之道,男子养精以寡欲为要。寡欲则精足,精子数多且活力强,适时交合则能提高受孕育率。否则,房室不节,耗伤精血,肝肾受损,则影响孕育生子。
男性不育,特别是有性功能障碍者,精神因素也是其发病原因之一,精神过度紧张,或盼子心切,过度焦虑,直接影响精子的生成及性功能,不少男子因精神因素而患阳痿、早泄、不射精。所以,重视心理调治,通过交谈使患者消除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保持乐观心情和和谐的性生活,从而收到满意疗效。
方解:龙胆草、萆薢、黄柏、车前子、滑石、通草清利湿热;黄芩、栀子、牡丹清泻肝胆及血分之热;薏苡仁、泽泻、茯苓健脾利湿;火盛恐伤阴血,故配伍生地黄、当归滋养阴血。
5 体会
由于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十分复杂,部分病因还未完全弄清楚,针对目前的具体病因治疗,其效果各异,总的看来效果不甚满意。临床上对男子不育患者,首先要查明不育的西医病因,在此前提下再行中医辨证施治。对一些中医药无法治愈的不育症,如真性无精子、输精管缺如等,则应坦告病人,莫使其枉费钱财贻误治疗时机。对精子少、活动能力低下、精子畸形、精液量少者,用中医药治疗,部分病人可治愈而达到生育,而部分病人精液只得到改善,仍不能生育。对此类患者,不能急于求成,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守法守方,假以时日,并定期复查精液质量。因为精子的生成周期较长,达90天以上,即使治疗有效,亦须数月方显其功。
此外男性不育症发生发展是肾虚、瘀血、湿热三者单独为害或相互夹杂的结果,其表现证型主要为肾阴不足、肾精亏虚、瘀血阻络、湿热下注和湿热夹瘀,提示临床辨证时,应主要着眼于这几方面,在病位上重点把握肾、肝、脾三脏。肾虚以肾阴亏虚、精血不足居多,瘀血与肝的关系密切,湿热多见于肝经湿热和脾胃湿热下注。 男性不育症由于病程较长,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故常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