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错题讲解——正确的废话“肺内分流”

男性,24岁,溺水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呼吸室内空气时,血气分析显示pH7.50,Pa0248mmHg,PaCO228mmHg。面罩吸80%氧气后复查动脉血气显示pH7.50,PaO253mmHg,PaCO229mmHg。此患者发生低氧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道阻力增加
B.心输出量下降
C.肺内分流(右向左)
D.低通气
E.氧耗量增加
这个题答案是C。只有一个同学选错,选成A。但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不知道肺内分流(右向左)是个什么意思。
这个题是溺水导致的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内渗出增加,导致氧气弥散障碍,肺泡萎陷,产生缺氧。
因为患者没有严重的气道狭窄的问题,所以A气道阻力增加就不对;
患者是肺病,跟心脏关系不大,所以B也不对;
患者是氧合的问题,血气分析提示呼碱,二氧化碳分压偏低,没有低通气的表现,所以D也不对;
因为患者病理生理主要是氧气弥散的问题,不是氧耗的问题,所以E也不对。
通过排除法,很容易就选到了C肺内分流(右向左)。
需要强调的是:ARDS严重到一定程度,ABDE四个选项的都会出现。这些问题也会加重缺氧。
严重的肺泡渗出增加了气道阻力,所以痰液引流非常重要;
过高的呼吸机支持压力,严重的缺氧都会对心脏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得心输出量降低。机械通气造成的心肺交互作用也是研究的热点,是要保护心脏,还是保证通气氧合,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所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ARDS患者肺顺应性下降,用力肺活量降低,但是潮气量会比正常人高。假如说正常人用力肺活量是2L,ARDS患者可能就1L,但是正常人潮气量500ml就够了,ARDS患者可能需要700ml潮气量,用过度通气弥补缺氧。所以轻中度ARDS患者看起来肺顺应性还好,通气没有问题。当ARDS进一步进展,肺部表现为教材上提到的“婴儿肺”,顺应性严重降低,用力肺活量可能降到300ml(如果此时患者还能吹肺功能的话),他的潮气量也会更低,从而表现为低通气;当ARDS患者出现严重低通气导致二氧化碳分压越来越高时,就需要考虑使用最近几年大火的ECMO了。
ARDS患者因为缺氧会使劲的喘,会严重的增加氧耗,但增加氧耗并不是我们担心的问题。我们更担心的是用力的呼吸造成严重的胸腔负压,使得跨肺压增加,造成气压伤。所以对于ARDS患者充分镇痛镇静是必须的,一是降低氧耗,二是避免气压伤。
针对ABDE四个选项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相反正确选项C“肺内分流”在临床上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单从“肺内分流”四个字,很难想象得出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案。通气不足就用呼吸机,氧耗增加镇痛镇静加给氧,肺内分流用什么?所以同学们很难在临床上遇到肺内分流的相关知识点,肺内分流是ARDS的结果,ARDS改善,肺内分流也改善,肺内分流在临床更像是一句“有用的废话”。
第九版《内科学》教材ARDS章节中对于肺内分流只有一句话,“……上述病理和肺形态改变可引起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增加,造成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并没有展开讨论。
什么是肺内分流《生理学》教材有讲解。

这四个图同学们要充分理解,第一个正常人,通气正常,血流正常;第二个解剖分流,比较典型的是严重先心病在心脏内出现解剖分流,右心血液不经过肺直接进入左心;第四个是有通气无供血,这就是死腔通气,也就是临床上见到的通气不低,但二氧化碳升高。这个示意图适合于肺栓塞。只是肺栓塞同时会造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不张肺泡塌陷随之而来,所以肺栓塞更多表现为供血不足、通气不足(CT表现的楔形肺实变)
第三个是最常见的,肺泡通气不足时,肺动脉的血液没有得到有效的氧合就进入肺静脉,这就成了“功能分流”。

功能分流应该用两幅图讲解,从上图可以看出是右侧的小支气管狭窄导致的右侧肺泡通气不足。这符合COPD的病理生理改变。应该有另一幅图讲解ARDS的病理生理改变。

上图提示右侧肺泡内大量液体渗出,既影响了通气,又影响了弥散,造成严重缺氧。这就符合ARDS的病理生理改变。
最后编辑于 2024-03-02 · 浏览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