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般留置尿管患者气囊注入液体为10-30ml,而截瘫患者则为6-12mL,这是为什么呢?

发布于 2024-03-02 · 浏览 705 · 来自 Android · IP 山西山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6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前段时间正好有两例年轻的高处坠落伤导致的高位截瘫患者,求助后有老师解答如下:

对于脊髓损伤而导致的截瘫患者,导尿管可能诱发自主神经过反射,特别是胸6(T6)以上损伤的患者,可表现为收缩压增高、心慌、头痛等,此时一般需要解除对患者的刺激,大容量的球囊比小容量的球囊对膀胱壁的刺激更大,更容易诱发自主神经过反射,所以尿管的球囊应尽量注少量液体.

顺便学习了一下,什么是自主神经过反射,也称植物神经过反射,它是脊髓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由机体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乃至失控所引起。在T6或其以上节段损伤较为常见。脊髓损伤段以下的许多刺激都可诱发。最常见的是下尿路受激,如尿潴留、感染、尿道扩张、结石和睾丸扭转等,其次是大便滞留。临床表现为面部潮红、损伤平面以上皮肤出汗、血压升高(比平常血压升高40 mmHg以上,1 mmHg=0.133 kPa)、心动过缓或过速。

脊髓病变(无论是创伤性脊髓损伤还是非外伤性脊髓损伤)会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发生。当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空机制发生障碍,即发生了神经源性膀胱。

img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

1、下尿路症状:包括储尿期、排尿期及排尿后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尿失禁、排尿困难等。

2、膀胱感觉异常症状:膀胱充盈期感觉及尿意感。

3、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原发疾病症状及治疗后症状、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自主神经过反射等。

4、肠道症状:评估是否有大便失禁、便秘、里急后重感等。

5、其他症状:如尿液的颜色性质改变、腰痛、盆底疼痛等,性功能方面改变如性欲下降、男性勃起困难、女性性交感觉异常等。

早期处理策略:

因膀胱功能不稳定、大量输液、尿道损伤、手术等情况,早期处理以留置导尿为主。可以采用经尿道或经耻骨上留置导尿的方式,不必定期夹闭导尿管。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预防膀胱过度储尿和感染。要注意保持整个引流通路的密闭性,保持尿道口或穿刺口的干燥,不要随意打开引流通路作消毒或清洗,以免带入外界病菌。

恢复期的处理策略:

进入恢复期后,应尽早拔除留置导尿管,评估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早采取膀胱再训练、间歇导尿等方法,促进患者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当患者自解尿量与残余尿量的比值接近 3∶1 时,称为平衡膀胱。如果连续 1 周都达到 3∶1 的比值,即谓膀胱训练成功。

根据膀胱功能障碍表现的处理策略和流程参照美国 Cardenas 和 Mayo 医院根据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制订神经源性膀胱处理策略和流程,以供借鉴

img


img


img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也很明确

img

同时重视患者心理,做好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1.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知识。

2.介绍膀胱训练的方法、残余尿的测定方法及间歇性导尿的相关知识。

3.指导患者自我管理膀胱的方法。

4.教会膀胱自我管理技术:饮水计划,按时记录排尿日记。

5.并发症的观间歇导尿,控制饮水量,避免膀胱过度膨胀,及时发现、治疗并发症。

6.患者功能训练必须医护、家属和患者三位一体,让家属介入的目的是为患者回归家庭创造条件。

7.心理康复指导。心理护理贯穿整个病程,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排解因排尿障碍带来的生活和社交困难,向患者说明膀胱训练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详细的出院指导,随时电话咨询。告知患者备足一次性无菌导尿管,严格按住院期间制订的导尿程序操作,不得随意改动;制订饮水计划,每日饮水 1500~2000 ml;留下联系电话,遵医嘱按时复诊;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规律排尿,减少残余尿,减少并发症,保护肾脏功能,促进膀胱功能的康复。

终生随访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终生随访和坚持尿控训练。定期随访参考时间:出院后 3 个月内,每月 1 次;3 个月后每季度 1 次;6 个月后每半年 1 次到医疗机构复诊。定期随访内容:是否正确执行间歇清洁导尿、饮水计划执行情况、残余尿量监测、并发症管理、坚持膀胱训练的情况、排尿日记记录,及时给予指导和督促。每 2 年至少进行 1 次临床评估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发现危险因素。

截瘫 (22)
神经源性膀胱 (9)

最后编辑于 2024-03-02 · 浏览 705

2 6 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