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维生素缺乏如何应对?一文理清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按照溶解性质不同,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维生素虽不参与机体供能和组成成分构成,但在机体生长发育、物质代谢调节、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老年人由于机体衰退和疾病等各种因素影响,是维生素缺乏的高风险人群,临床上需要高度关注。
那么,老年人为何容易缺乏维生素?临床该如何应对?
一、老年患者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需及时补充
维生素无法经体内自身合成或合成量极微,必须经食物或营养补充剂外源性供给。老年患者由于躯体功能减退、食欲减退、慢性疾病、长期住院、合并用药等因素,容易出现进食减少、营养不良,胃肠功能障碍或维生素吸收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维生素缺乏[1,2]。
1.摄入不足
此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需较长时间禁,易发生维生素缺乏;且围术期使用的镇静镇痛药物会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老年人对药物代谢减慢,术后经口饮食恢复慢,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和吸收障碍。
2.消耗增加
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可导致维生素消耗增加。尤其在危重状态下,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激素大量合成和分泌,导致参与激素合成的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 大量消耗。因此,重症老年患者普遍缺乏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此外,重症老年患者常出现维生素 D 不足或缺乏,可导致死亡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败血症发生率增高等多种不良预后[1,3]。
因此,若没有额外补充,老年患者在躯体功能减退、营养不良、大手术、慢性疾病及危重症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维生素 D等多种维生素缺乏,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细胞代谢障碍、免疫及认知功能受损,甚至发生器质性病变[1],因此需要注意及时识别和补充维生素。
具体到临床上,应该如何补充维生素?接下来详细分析。
二、临床推荐应用多种维生素制剂补充维生素
由于临床上单独补充某一种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或脂溶性维生素均无法满足全面补充以满足患者机体代谢的需求,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多种维生素制剂[3]。
那么针对老年患者,补充维生素具体能带来哪些获益?一起来看看循证依据。
三、多项循证依据证实补充多种维生素可带来多重获益
3.1 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及降低感染风险[4]
- 维生素 A 被认为是抗炎维生素,在维持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清除原发性感染,降低继发性感染风险。
- 维生素 B1 又称为硫胺素,在参与免疫细胞能量途径中作为辅助因子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硫胺素可以保护中性粒细胞表面的巯基,具有抗氧化作用,且与巨噬细胞的活性有关,可抑制氧化应激诱导因子激活和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5]。
- 维生素 C 对上皮屏障、先天(非特异性)和后天(特异性)免疫细胞和体液成分等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于血浆维生素 C 浓度降低的正常老年人群,或普通感冒发病期间以及感染风险高的老年人群,口服补充合理剂量的维生素 C 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对于肺炎、危重症和其他急性感染的老年患者,给予适量的含有维生素 C 的复合营养制剂可改善其炎症状态和免疫功能。
一项纳入感染性休克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给予维生素 C + 维生素B1 + 氢化可的松 + 常规治疗后,血清测得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 ( p < 0.01),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同时抗休克药物及 ICU 治疗时间缩短 (p < 0.05)[6]。
- 维生素 D 在一些慢性病、免疫相关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与炎症反应中同样发挥调节作用。多项研究发现,自身免疫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 D 缺乏[7-9],且患者住院前较低浓度的维生素 D 与发生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概率显著增加相关[10]。
3.2 维持骨骼强度
维生素 D 还可以调节钙磷代谢、维护骨骼健康[4]。
3.3 预防跌倒[11]
老年人群中肌肉萎缩和维生素 D 缺乏通常同时发生,与临床预后如衰弱、易摔倒等具有关联性。在老年人群中补充维生素 D 有助于肌肉质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增强,帮助预防和治疗肌少症,减少跌倒的风险。一项 meta 分析结果提示补充维生素 D 可改善骨骼肌力量,对于老年患者的这一改善作用更为明显[12]。
3.4促进伤口愈合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富含维生素 C 等特殊营养素的胃肠营养制剂相较于普通制剂,对于压疮患者的伤口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显著缩小创面的面积、提高完全治愈率[13]
3.5预防再喂养综合征
再喂养综合征是机体在长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重新摄入营养物质后,出现以维生素缺乏和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一系列综合征[14]。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在进行临床营养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再喂养综合征[1]。且有再喂养综合征风险的老年患者,往往存在维生素缺乏[15],所以在开始营养治疗之前,经验性补充多种维生素,可防止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
基于上述临床证据,目前已有多部临床指南推荐老年患者补充多种维生素,如:
1)《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16]建议:
- 推荐有再喂养综合征发生风险的患者,在开始营养治疗前经验性补充多种维生素,在营养治疗开始前至少 30 min 肌肉注射维生素 B1 200~300 mg,营养治疗 1~3 d 每日肌肉注射或口服维生素 B1 200~300 mg;营养治疗全程应按照 2 倍于常规剂量补充多种维生素。
- 推荐老年危重患者补充维生素 D,以改善肌力和功能。
2)《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15]建议:
- 老年患者的肠外营养处方中应包括常规剂量的静脉用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证据 B ,强推荐,99%)。
- 再喂养综合征风险的老年患者,给予营养治疗前应常规监测患者电解质及代谢物水平,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和补充维生素 B1,应用营养的同时注意监测代谢指标(证据 B ,强推荐,88%)。
- 富含维生素 C 的特殊营养素可促进伤口愈合 (证据 B ,强推荐,95%)。
- 补充维生素 D 可改善老年人的肌力下降,预防跌倒 (证据 B,强推荐,92%)。
四、小结
维生素作为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素,需要注意日常补充。老年人由于各种因素作用容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可引起多种功能障碍,甚至器质性病变,须加以重视。
建议对老年人或老年患者根据缺乏情况及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可帮助改善机体状况,降低发生相关疾病的风险。
另外,老年人群中心脑血管患病率较高,如房颤、脑卒中等,有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的需求,补充维生素 K 可能会影响该药物的效果,因此老年患者使用时应注意。
更多内容,戳此处关注百特医学时空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维生素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外科杂志,2015,53(7):481-487. 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5.07.001.
2. 马丽娜,吉彤,李海龙等.老年人营养不良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3)[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6(04):433-445.
3.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肿瘤特医食品),北京肿瘤学会肿瘤缓和医疗专业委员会.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3)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2,9(5):581-593. DOI:10.16689/j.cnki.cn11-9349/r.2022.05.008.
4.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分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等. 免疫营养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3,22(11):801-815. DOI: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1.171.
5. 孔维溧,芦鑫荣,侯琳琳等.维生素与免疫系统健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4(01):7-13.
6. 桑珍珍,王淑娟,王伟等.氢化可的松联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0):4351-4354.
7. Buondonno I, Rovera G, Sassi F, et al. Vitamin D and immunomodulation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PLoS One. 2017;12(6):e0178463. Published 2017 Jun 5. doi:10.1371/journal.pone.0178463
8. Rodríguez-Carrio J, Alperi-López M, Naves-Díaz M, et al. Vitamin D Receptor Polymorphism and DHCR7 Contribute to the Abnormal Interplay Between Vitamin D and Lipid Profil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Sci Rep. 2019;9(1):2546. Published 2019 Feb 22. doi:10.1038/s41598-019-38756-8
9. 卢婷. 25羟基维生素D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关系探讨[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203-205. DOI:10.3969/j.issn.0253-9926.2022.02.023.
10. Quraishi SA, Litonjua AA, Moromizato T,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rehospital vitamin D status and hospital-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m J Clin Nutr. 2013;98(4):952-959. doi:10.3945/ajcn.113.058909.
11.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营养与治疗学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等. 老年患者营养诊疗专家共识[J]. 浙江医学,2023,45(2):113-120. DOI:10.12056/j.issn.1006-2785.2023.45.2.2022-154.
12. Beaudart C, Buckinx F, Rabenda V, et al. The effects of vitamin D on skeletal muscle strength, muscle mass, and muscle pow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4;99(11):4336-4345. doi:10.1210/jc.2014-1742.
13. Cereda E, Neyens JCL, Caccialanza R, Rondanelli M, Schols JMGA. Efficacy of a Disease-Specific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Pressure Ulcer Heal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Nutr Health Aging. 2017;21(6):655-661. doi:10.1007/s12603-016-0822-y
14. 陈伟. 2016《维生素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及再喂养综合征的防治[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3):242-244.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7.03.004.
15.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2):119-132.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0.02.002.
16.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9):1009-1028.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3.09.001.
最后编辑于 2024-04-22 · 浏览 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