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护士 VS 北方护士...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大。由于环境不同, 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特征也不同。
同样的,南方护士和北方护士也有很多不同呢,今天盘点下,看看你中了几条?
1、身高
我接触到的南方护士身材匀称、小巧玲珑。一般科室库房里会有各种耗材存放,如果需要取三层以上的耗材,就得需要外援了。
科室里有一位 1.68m 的护士小青,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如果小青上班,那么她那天上班其他同事就可以省了好多事。
需要搬凳子爬高之类的活,直接呼唤一声支援,就轻轻松松拿到需要的耗材。
如果那天不上班,其他同事就得苦哈哈搬脚凳,挪椅子了。
而如果在北方,小青这样 1.68m 的护士比比皆是,大家也习以为常,爬高爬低,自己就能轻松搞定。
2、脾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话轻声细语,南方护士普遍说话细声细语,特别是江浙一带的姑娘,说起话来吴浓软语,软糯婉转,说不出的柔情,就像徐志摩的诗里,「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而北方护士一般都表达爽朗直接,语气干脆明朗,有一说一,豪爽大气,极少有莺啼燕语的。
早上上班准备给患者做治疗,南方护士这样说:「大家准备做治疗啦,赶快准备好哦!」
北方护士则碎嘴皮子:「准备做治疗,别磨叽啊。你不做我不做,咱俩谁都不好过,早点做完早点散,做完治疗好干饭。」
交接班时候北方护士会开始喊「要上厕所的快去上厕所,不上厕所的就收拾收拾躺好,一会开始扎针」 大爷大妈赶紧去办私事完躺好,等着输液做治疗。
3、下雪
南方气温比北方高,一入冬,南方护士就开始期盼下雪了。
好不容易盼到天气预报说下雪,立马一群人脑袋伸到治疗室窗户口,兴奋地指指点点,约好下班后要一起出去打雪仗、堆雪人、拍美美的照片。
而北方护士则是看到下雪就烦,雪下这么大,路不好走,明天上班又要早起半小时才行。
到了单位,有时候还需要一起出去铲雪。最重要的是,雪下大了,骨科总会多收好多新病人,要么手骨折,要么腿骨折,加床都不够,忙到怀疑人生。
4、语言
南方的方言大部分都是很不相同的,可能隔着一个县或者市,方言就完全不同。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南方护士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也因此练就了「听得懂,不会说」的本领,能和少则两三种、多则数十种各地方言对话,沟通毫无障碍。
而北方的语言就比较单一、简洁、生动,而且很有节奏感,北方护士可以凭借「一口普通话,走遍全天下」,与北方护士豪放、幽默的性格相似。
5、饮食
有研究发现,北方糖尿病的发病率是 15.7%,南方是 11%。有可能和北方喜欢吃肉,饮食偏重口有关。因此,北方的护士在糖尿病护理方面更有心得、经验。
而南方,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花草虫鱼,可为上菜;飞禽走兽,皆成佳肴。」
平时饮食结构,水产品的比重占得较多,尤其喜欢淡水鱼虾和生猛海鲜。
这些水产品里大部分是高嘌呤,长期食用容易导致血液中尿酸增多,引发痛风。因此,南方的护士见的案例更多,更加容易识别痛风信号。

6、寒冷
冷空气能够加重哮喘和过敏性鼻炎,造成咳嗽、鼻塞、呼吸短促、胸痛等症状等。
因此每年冬季,北方护士,尤其是呼吸科、儿科等与气道、呼吸道高度相关的科室护士,天冷血管收缩,不好扎针;就要开动小马达,忙得脚不着地。
而南方护士则是在换季的时候就能体会到那种忙碌滋味。
总之,南方护士和北方护士各有千秋,不宜简单划分好或不好;对患者来说,只要对患者用心照料,对人真诚,慎独工作,每一位护士都是好护士,值得我们珍惜!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最后编辑于 2024-02-24 · 浏览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