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酮饮食或可迅速影响免疫系统
近年来,生酮饮食概念越来越火爆,尤其是在健身和减肥人群中,很多人通过这种低碳水高脂肪的饮食结构模式来达到燃脂塑性的目的,比如生酮减肥法。

何为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即为“会产生酮体的饮食”,其为一种高脂肪,充足蛋白质,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所需能量的三大来源,而生酮饮食最简单的法则,就是大幅降低碳水化合物比例,空缺出来的部分就靠脂肪类填补。
这种饮食结构模拟人体饥饿时的代谢状态,迫使你的身体消耗脂肪以作为首要的能量来源。
正常饮食中,人体由葡萄糖提供能供。即碳水化合物经人体吸收后会转化为葡萄糖运往身体各处及供给能量,尤其是用于维持大脑运作。
而生酮饮食,是由酮体提供能量。由于生酮饮食中只摄取少量的低碳水化合物,肝脏便会将脂肪转换为脂肪酸和酮体。酮体运到脑部取代葡萄糖成为能量来源。

生酮饮食金字塔
19世纪20年代,生酮饮食首先是被作为一种饮食疗法应用于治疗儿童癫痫的。
当血液中酮体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为酮症,能缓和癫痫的频繁发作。
使用过生酮饮食的儿童或青年癫痫病患中,有半数的癫痫发作次数减到原来的一半,而且其效果在停止生酮饮食后仍然有效。
随着研究的深入,生酮饮食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更多疾病领域,例如肥胖、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代谢相关疾病,阿尔茨海默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肿瘤等
普通大众可自行采用生酮饮食吗?
生酮饮食的发现对于疾病治疗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否应该广泛推荐到普通大众中去?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酮饮食已经成为广为人知和流行的减肥方法。在中短期内可有效降低体重、对抗高脂血症和一些心血管危险因素。但其潜在风险却不容忽视。

有不少研究证明,长期或儿童、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进行生酮饮食可能会存在不良反应,譬如:
高脂肪摄入的急性副作用通常是由于饮食不耐受导致的嗜睡、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儿童。儿童由于葡萄糖摄入量低和恶心而容易发生低血糖。而成人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这是由饮食中脂肪含量高导致的。
还有其他研究报告称,一年后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显著且逐渐增加。有研究发现,长期生酮后会有认知力降低、口臭、骨折、儿童生长迟缓等现象。近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针对转向纯素食或生酮(也称为酮)饮食的人的小型研究中观察到了快速而明显的免疫系统变化,影响免疫系统[1]。
此外,生酮饮食还会导致营养不均衡,特别是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素和纤维素。过去的研究也报道了生酮饮食患者血清中硒、铜和锌等微量矿物质的缺乏,这表明生酮饮食期间需要适当补充微量矿物质。
所以普通大众自行采用生酮饮食减肥塑身可行吗?不建议。
医学界目前认为,生酮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饮食模式,应被视作一种治疗方法,而非个人嗜好,需在医师顾问指导下进行。
进行生酮饮食时应注意什么?
生酮饮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仍然缺乏长期研究,因此开始实行生酮饮食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也需定期关注自身酮含量,警惕异常现象。而且生酮饮食不宜长期进行,目前认为生酮饮食的安全使用时间可能是从最短2~3周(诱导生理性酮症)到最长数月(6~12个月)不等[2]。
孕妇、儿童、有低血糖风险者、体重指数极低者、肝肾出现问题者、胆结石患者、哺乳期妈妈等人群,不适合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时,可额外补充营养素以维持身体机能,如:
• 镁,可以增强能量,调节血糖水平,维持免疫系统功能。
• 磷脂Omega-3,可在高脂饮食中维持健康的Omgea-3和Omega-6比例,减少炎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维生素D,维持免疫系统功能,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健康。
• 可通过电解质水补充钠、钾、镁,以缓解头痛、肌肉痉挛和疲劳等症状。
参考文献:
[2] PAOLI A. Ketogenic diet for obesity: friend or foe [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4, 11( 2) : 2092-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