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辛老师对泮托拉2 文配伍禁忌文献点评
25,辛老师对泮托拉2 文配伍禁忌文献点评
取自原稿-D 盘-药护联合-药剂学-(2020-7-28)-临床药剂学-25,《质子泵抑制剂配伍禁忌研究进展》-(三)泮托拉唑药物配伍研究进展:
七、其他—--配伍研究文献
■稳定性考察(pH值影响)[1531][1643] [2703] [2795] [812]
文献【1643】变色分析
[1643]稳定pH应为9.5~11.0; 0.9% NS配伍后2 h内用完,建议临用临配。5%GS、 10%GS、GNS pH值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稳定性差,导致出现变色、产生短纤维状物。溶液变色原因有二:一为输液酸性环境,泮托拉唑结构改变出现变色,二为葡萄糖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加入泮托拉唑,受其碱性影响,使葡萄糖不稳定出现变色。实验结果:泮托拉唑在NS100ml中2小时内用完最好。
(辛老师)点评:此文对变色原因分析,其一,泮托拉唑在酸性环境中结构改变而变色,与后期大量研究相符。其二,葡萄糖受泮托拉唑碱性影响变色,在理论上部分符合,实际中意义不大。因为,葡萄糖在碱性中变色,需加热条件下较易发生,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
本人此观点与文献观点一致(《精编临床用药必备》(主编,史美甫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版,109页): “有人担心,葡萄糖的PH超过5.5时易产生聚合反应而发黄,实际上这是对葡萄糖大输液生产时需要加温加压条件而言,这种变化不会在室温下输注的短时间内出现。”
4,[2795]=[1658]讨论最后一语:“操作中避光与不避光无大差异;”
辛老师点评:
对避光操作点评:
此文实验所得结论,总体附合该领域研究基本精神;
但对讨论最后一条:操作中避光与不避光无大差异,
本人观点,此结论仅为本实验结果,可能与所用输液,因为总体处较高pH范围(5%GS 、10%GS,5%GNS、NS的PH分别为:4.65;4.36;4.02;5.72。配伍后0时pH基本达稳定pH范围:8.89;8.75; 8.68;9.20。假如遇到较低pH的葡萄糖溶液,光线因素必定会参与其中反应,因为化学反应离不开“时间、温度、光线、酸碱度”等基本要素。
(注:附件:对《在强光下续滴洛赛克溶液变色一例报告》一文点评
文献
【1643】沈 鸿,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安徽医药,2005,9(3):211-213;)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 道客巴巴 (doc88.com)
【2795】]陈玫芬,陈辉邦,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在4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海峡药学,2005, 17(5) 20—22;)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在4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 豆丁网 (docin.com)
附件:对《在强光下续滴洛赛克溶液变色一例报告》一文点评
辛学俊
2005年3月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其中一交流论文(论文集109页)系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呼吸科某副主任医师所作。文中介绍病例:70岁,男性,诊断自发性气胸,肝炎后肝硬化。继上消化道出血。立即给予洛赛克、止血敏、止血芳酸,补液止血后,病情稳定。次日中午5%GS250ml+止血敏+止血芳酸后(11:20分)续接0.9%氯化钠150ml+洛赛克40mg,静滴,约30分钟,溶液出现微红色,无浑浊,沉淀及絮状物,即停药。后一周内在未续接止血敏、止血芳酸条件下,静滴洛赛克未出现变色,治疗全程良好,出院。
作者做了简单对比试验:
第一组:A组:0.9%氯化钠150ml+洛赛克40mg+止血敏+止血芳酸(稀释后)+强光照射=变粉红色。
B组:0.9%氯化钠150ml+洛赛克40mg+止血敏+止血芳酸(稀释后)+室内日常光线下=未变色。
第二组:A组:0.9%氯化钠150ml+洛赛克40mg+强光照射=未变色。
B组:0.9%氯化钠150ml+洛赛克40mg+室内日常光线下=未变色。
作者分析:溶液变色是洛赛克中加入止血敏、止血芳酸,并在强光下照射所致。
点评:
此文实为理化配伍禁忌。如上所述,洛赛克注射剂含PH调节剂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碱性,所有含酚羟基的药物与碱性药物均存在配伍禁忌,因碱性易使酚羟基氧化变色。本文作者为临床医生,对药物的临床药剂学知识不很熟悉,因此分析原因不很准确到位。强阳光照射只是外部条件,并非本质所在。本院曾有实例,抽吸过肌苷注射剂的针筒抽取止血敏,也出现药液变粉红色现象,也是止血敏化学结构中酚羟基氧化成醌所致。
(2005,7,25增补)
最后编辑于 2024-02-18 · 浏览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