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临床特征
一、概述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acute and transient psychotic d isorder,ATPD)是一类以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疾 病,于 1992 年被正式引入 ICD-10 诊断系统。
该病常发病于成年的早 中期,在长期的随访过程中被修正为其它精神障碍的比例逐渐增加, 多被修正为双相障碍或精神分裂症,而维持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诊断的比例则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 障碍的诊断稳定性也因此受到质疑,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急性短暂 性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症状存在波动性、部分症状早期不典型或后期才出现,以及目前的标准化诊断标准有效性有限等因素。
患者常急性起病,存在冲动、攻击、自伤和(或)自杀等企图或紊乱行为,对患 者本人、家属、以及社会均存在潜在的不安全风险。
二、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流行病学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女性、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居住于农村、应激、 产后 3 个月内等因素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其他因素包括病毒感 染、自身免疫应答失调、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参与该病的发病过程。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
(一)临床特征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通常在没有前驱症状的情况下急性发病,并且在 2 周内达到最严重状态,症状具有多样性和多形性,包括各种幻觉、妄想、思维过程的混乱,以及情感和情绪的紊乱等,也可 能出现类似紧张症的精神运动障碍。通常这些症状的性质和强度每天会发生变化,甚至在一天内迅速变化,一般在 2~3 个月内完全康复,
当疑诊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时,尤其是首发患者,需要进行仔细的评估:
1需评估患者的躯体健康状况,完善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
2评估物质或药物使用史,以及相关物质或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 (例如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包括戒断反应(例如酒精戒断反应);
3全面的精神科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主诉、现病史,如起病时间、 主要症状、伴随症状和这些症状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已有的诊治经 过;
4风险评估:当接诊患者时,安全性评估应当作为所有评估的第常持续数天至 1 个月。发病前患者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
5既往史(既往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病史,尤其与本次疾病可 能相关的疾病及诊治经过)、过敏史及药物不良反应史、心理社会因 素(尤其与本次疾病发展可能相关的因素)、家族史等评估。
最后编辑于 2024-02-14 · 浏览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