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还没治好又感染霉菌!用药忽略了这一点#去留#


女,20岁,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来诊。
检查发现,白带中有大量线索细胞(阴道分泌物中出现大量线索细胞,预示是细菌性阴道炎)。于是医生给她开了甲硝唑和阿奇霉素各7天,另有其他阴道给药药物。
用药5天后,她发现白带不仅没有减少,还发生了豆腐样改变,阴道出现刺痛感,于是复查白带,结果提示她又感染了霉菌性阴道炎!
患者强调她用药期间没有性生活,目前也是一人独居,怀疑是不是医生用药不当才导致了现在的情况。
分析: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都是妇科常见病症,虽然治疗方案已经很成熟,但总有患者反反复复,治疗效果不佳。
霉菌性阴道炎(VVC):也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雌激素、糖尿病患者及孕妇身上多见,主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豆腐渣样白带及外阴瘙痒。
当患者单独感染细菌性阴道炎时,根据指南推荐,可用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和替硝唑)、克林霉素来治疗。
病例讨论
我国《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指出,细菌性阴道炎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是否合并有其他阴道炎症,并根据混合感染的具体类型选择合适的对应抗菌药物,这样才能减少因使用抗生素导致的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
此属于BV+VVC的混合性阴道炎,比起单一感染阴道炎,病程更长,复发率更高——单纯BV、单纯VVC治疗后的复发率均<10%,而BV+VVC混合感染的复发率在40%以上。
由于混合性阴道炎目前国内外均无统一的治疗及随访方案,原则上参照每种单纯性阴道炎的治疗及随访,根据不同病原体的组合而选用不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建议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药物,对于症状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宜根据引起症状的主要病原体的种类依次治疗。
根据《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BV+VVC或阴道毛滴虫病+VVC用药方案为:
口服硝基咪唑类+局部抗真菌药物
局部联合给药(硝基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等)
口服联合给药(硝基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
另外,抗菌治疗时可联合应用阴道微生态制剂,及时补充阴道乳杆菌,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对巩固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都有重要作用。
阴道微生态制剂使用要点:
乳杆菌活菌苗可与抗真菌药、甲硝唑同时应用
不可与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同时应用
不建议重度霉菌性阴道炎急性期阴道内应用
口服乳杆菌(罗伊氏、鼠李糖)也可用于阴道益生菌群恢复。
阴道炎发生频率高,治疗也比较简单,这造成了阴道炎治疗不规范、治疗经验化的现状,导致部分患者阴道炎反反复复,治疗效果不佳。
治疗阴道炎,根据指南规范用药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皎儿皎儿
最后编辑于 2024-02-08 · 浏览 1.9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