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干预基本方法
包括对个体心理行为及家庭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的干预。
(一)心理行为干预
主要是针对患者认知、情绪或行为等方面问题,包括动机强化治 疗、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等;根据心理行为治疗形式可有个体治 疗、小组治疗、家庭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单独或联合应用于不同 的治疗形式与治疗场所中,动机强化治疗与预防复发是成瘾治疗的基 本方法,应重点掌握。
1.动机强化治疗。
是以患者为中心,激发患者积极改变自己的内 在潜能,尊重来访者自己的内在需求与选择,强调改变是患者自己的 责任。动机强化治疗采用动机强化访谈的基本技术,基本原则为表达 共情、呈现差距、避免争论、化解阻抗及支持自信,基本技术包括开 放式问题、回映性倾听、引发关注点、支持肯定、总结等。
动机强化治疗通过反馈、责任、建议、提供改变菜单、共情、增 强自我效能感等步骤来帮助物质依赖者认识自己的问题,做出决定改 变自己物质滥用行为的过程。以上步骤各单词的首个字母大写缩写在 一起即称为 FRAMES 模式。
(1)反馈(Feedback):通过对患者药物滥用方式与相关问题 进行评估,个体化反馈信息,让患者了解自己药物滥用问题的严重程 度,思考自己的问题。
(2)责任(Responsibility):对于药物滥用问题如何处理, 需尊重患者自己选择,强调患者是改变的主体。
(3)建议(Advice):以非评判性方式为患者提供一些如何减 少或者停止药物滥用危害的建议,增加患者对滥用危害的意识,并提 供考虑行为改变的理由。
(4)方案(Menu):根据患者问题提供可供选择的改变策略, 让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方案或方法,以加强患者自我控制感、责任感和激发改变动机。
(5)共情(Empathy):采用热情、尊重、理解的咨询方式,让患者感到舒适安全与受欢迎,促使患者坚持治疗,提高效果。
(6)增强自我效能感(Enhance self-efficacy):帮助患者建 立自信与乐观情绪,鼓励改变,使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药物滥用行为。
2.预防复发治疗。
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复发的高危情景,学习应对复发高危情景的技巧,增加自我效能而 预防复发。预防复发具有严格的治疗结构与模式,更多地运用讲授与 训练方法,强调患者的参与性与反复实践,治疗者扮演更积极的指导 者角色。预防复发可结合药物治疗开展,采用个体或者小组治疗的形 式。
(1)结构与疗程:一般为 3~6 个月,每周 1 次。每次治疗包括 复习上次技能练习、讨论碰到的问题、技能训练、下周计划等。每次 治疗一般为 60 分钟,分三个阶段。开始 20 分钟主要了解过去 1 周内 的主要状况。中间 20 分钟技能训练。最后 20 分钟布置下周技能练习、 分析可能遇到的高危情境及应对计划。
(2)主要内容:帮助患者如何应对真实或潜在的复发诱因,理 解导致复发的各种心理过程等。预防复发可以帮助患者行为矫治,康 复是一个螺旋式进步的过程,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有多次复发,但最 终朝着完全戒断的目标前进。
3.正念防复发治疗。
结合正念冥想和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 通过提高患者对触发因素、习惯性思维模式及自动反应的自我意识, 培养患者接纳目前体验,帮助患者摆脱习惯性思维模式及自动行为反 应,该疗法适合已经完成住院或者门诊治疗,具有治疗动机、维持治疗目标的患者。
4.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在患者治疗后便可开始,它涉及核心家庭成员、成瘾者的配偶(婚姻治疗)、同胞兄妹、所有家庭成员或主要 社会支持人员。治疗内容包括指导家庭成员如何正确面对成瘾者及帮 助患者康复,包括鼓励家庭支持患者保持操守,督促患者参加治疗及 康复活动,支持患者适应社会生活,指导患者改善婚姻关系和人际关 系等。
(二)社会干预
社会干预包括改变家庭社会环境,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性环 境,主要针对家庭、社区或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动员各种资源来影响 与患者药物成瘾相关的认知、行为及社会环境,帮助患者保持长期戒 断,建立健康的家庭社会生活方式。
社会干预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社 会服务、社会支持、自助与互助组织等,是治疗药物依赖的重要环节。
需要强调的是,在治疗各阶段都需要结合心理社会干预,对不同程 度的物质使用障碍及不同治疗阶段,可选择不同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法, 如治疗早期以动机强化治疗为主,而治疗中后期以认知行为治疗预防复 发为主;回归社会后则以家庭社会干预为主,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 式、保持操守。
最后编辑于 2024-02-08 · 浏览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