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输液20分钟后死亡!输的是头孢与地塞米松
头孢呋辛是临床常用的第二代头孢菌素,最初由英国葛兰素公司研发并投入临床。头孢呋辛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应范围广,临床应用广泛,并多用于儿科的静脉输液治疗中。
地塞米松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糖皮质激素,其在与多种药物(氧氟沙星、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混合输液时可产生浑浊、沉淀等化学物理反应,因此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配伍禁忌。
1. 存在氧化反应
头孢呋辛钠的化学全名为(6R,7R)-7-[2-呋喃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氨基甲酰氧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化学全名为16α-甲基-11β,17α,21-三羟基-9α-氟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磷酸酯二钠盐。从中可以看出,地塞米松含2个烯键,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而头孢呋辛钠含有多个亚氨基和酰氨基,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两者混合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聚合。
另外,头孢呋辛含有 β-内酰胺环,某些地塞米松剂型含有醇类,混合后可能加速 β-内酰胺环开环,降低药效。
2. 药效能否 1+1>2?
头孢呋辛可导致皮疹、瘙痒或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地塞米松的抗过敏作用可能掩盖过敏症状,延误抢救时机;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临床使用仍需谨慎。
另外,查阅当前较权威的药物配伍禁忌网站 Micromedex,也有头孢呋辛、地塞米松配伍「不相容」的结果。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的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示:由于本品的配伍禁忌药物甚多,应单独给药。
另外,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显示:严重病例中存在头孢曲松钠与其他药品混合静脉使用的问题。
其中以头孢曲松钠与地塞米松混合静脉使用占大多数,其次是与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或中药注射剂混合静脉使用。
此外,地塞米松可以掩盖头孢呋辛等抗生素的过敏等不良反应,临床中也应该尽量避免联合应用。
最后编辑于 2024-02-06 · 浏览 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