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医考|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

发布于 2024-02-05 · 浏览 1401 · 来自 iOS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0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包括麻醉性和非麻醉性

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

一、吗啡

(一)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镇痛作用;镇静、致欣快作用;抑制呼吸;镇咳;缩瞳

(2)平滑肌:减慢胃蠕动,食物反流;减慢肠蠕动,中枢抑制,便秘;大剂量诱发或加重哮喘。

(3)心血管系统:扩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模拟缺血性预适应,保护损伤心肌。

(4)免疫系统:抑制免疫

2.作用机制

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是直接抑制源自脊髓背角的痛觉上行传入通路和激活源自中脑的痛觉下行控制环路.

(二)临床应用 

疼痛,心源性哮喘,腹泻

禁用:分娩止痛、哺乳期妇女止痛;支气管哮喘及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三)不良反应 

1、一般症状

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尿少、排尿困难(老年多见)、胆道压力升高甚至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低血容量者易发生)和免疫抑制等,

2.耐受性及依赖性

(1)耐受性:长期用药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其敏感性下降,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药效。

(2)依赖性:表现为生理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去甲肾上腺能神经活动增强所致)。

3.急性中毒

昏迷、深度呼吸抑制以及瞳孔极度缩小(针尖样瞳孔),常伴有血压下降、严重缺氧以及尿潴留。


二、哌替啶(度冷丁)

主要激动u型阿片受体,药理作用与吗啡本相同,镇滴作用弱于吗啡;应用于镇痛、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不良反应

:与吗啡类似,剂量过大可明显抑制呼吸,久用可出现耐受性,依赖性。


三、纳洛酮

阿片受体竞争性拮抗药。

应用于:

阿片类药物急性中毒;

解除阿片类药物麻醉的术后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

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鉴别诊断;

试用于急性酒精中毒、休克、脊髓损伤、脑卒中以区脑外伤的救治。

最后编辑于 2024-02-05 · 浏览 1401

回复5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