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一例年轻的逆归散光

发布于 2024-02-04 · 浏览 3520 · IP 河南河南

一个很有意思的病例,从患者资料,以及手术操作,总结一些“教训”,帮助自己提升技能,也为阅读此贴的战友们“避坑”。

img

患者女性,24岁,平时佩戴框架,框架镜双眼均为逆归散光,轴位在90度左右,综合验光双眼中度近视,合并低度近视的逆归散光,右眼散光在-1.0D到-1.50D之间,左眼散光在-1.25D到-1.50D之间。

在看一下地形图的角膜散光:pentacam提示如下

img

右眼角膜逆规散光约0.8D

img

右眼角膜中央4mm以内的散光约0.9D

img

左眼角膜逆归散光约0.7D

img

左眼角膜中央4mm以内散光约0.8D

img

ATLAS角膜地形图提示:双眼角膜中央3mm逆归散光约0.8D

img
img

多次电脑验光均提示:双眼逆归散光在-1.0D到-1.25D左右。

此病例特点:

1.年轻人的逆归散光,不多见。

2.角膜散光<全眼散光。

3.右眼多次综合验光,度数不稳定。

患者要求半飞秒手术,度数怎么给?特别是散光?

激光手术在角膜上进行切削,对于散光的矫正会参考的内容多一点,多参考电脑验光的全眼散光,也会参考角膜前表面的散光,角膜散光的轴位以及度数和全眼散光的差别。

散光矫正的原则:

1.顺规散光,欠矫或足矫。

2.逆归散光,足矫。

3.斜轴散光,欠矫或足矫,不能过矫。


考虑到多次验光结果,散光有波动,所以手术给的参数如下图,取了区间值。

img

术后第一天复查视力:右眼1.2,左眼1.5。“貌似很不错”。

电脑验光单如下:

img

看起来也不错,但是左眼提示还是有残余的逆归散光,但是术后第一天有时没那么准确。

再看看术后地形图。

img
img

看起来散光矫正是和预期有差别的,基本矫正了0.6D,比预期要少,残余了0.2D。

但是上方的曲率为什么有一块比较平的地方呢?疑问?

再看看左眼。

img
img

左眼挺好,角膜散光完全矫正,切削中心也比较居中,角膜形态也达到预期,比较规则。

但是电脑验光仍有残余散光,是否跟手术设计有关,应该设计成验光最高的那个度数?

右眼是怎么回事呢?看看手术视频,答案就出来了。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术中参数:角膜瓣直径8.1mm,厚度110um,光区6.6um。

由于角膜瓣相对较厚,折叠不能完全贴合,也可能是术中未完全分离角膜瓣根部,不过看起来好像也分到根部了,也可能是角膜瓣比较硬,难折叠,再加上术中轻微眼动,角膜瓣有移动的迹象,患有就是光区设的有点的,加上过渡区,可能就超过8.1的范围了,所以容易打的瓣上。

地形图上右眼上皮低平的地方就是准分子打到瓣的地方。

左眼为何没有呢?再看一下手术视频。

previewplay video

左眼术中还好,折叠的比右眼好一些,而且有三角棉签的保护,所以瓣的基质面基本没有大的损伤。

从此患者中吸取的“教训”

1.术中操作一定要注意瓣基质面的保护;

2.分离要彻底,不能遗留瓣的蒂部没分彻底;

3.折叠角膜瓣要对合好,尽量把裸露的瓣基质面全都盖住;

4.如有术中看到激光打角膜瓣上及时用三角棉保护;

5.8.1mm的角膜瓣尽量不要做大光区,尽量在6.5mm以内;

6.想做大光区,尽量把瓣做大;

7.逆归散光一定要“足矫”,可以让患者试戴,逆归散光不怕做成顺规(但是今天听到一种新的观点,“对于老年人留一点逆归散光对看近有帮助”)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做这个患者,散光右眼我会加到-1.25,左眼加到-1.50)

8.手术操作还是太啰嗦,时间太长,冲洗没有规则,随意性太强,感觉像是“无头苍蝇”想冲哪就冲哪,想冲几下就冲几下 ,这个一定要改进。


关于散光,其实还是没有弄明白,有点混沌,不透彻,有没有老师推荐一些关于散光讲解的书籍,想详细学习一下,感谢

散光 (25)
逆规性散光 (3)
纠错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8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farica 推荐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最后编辑于 2024-02-04 · 浏览 3520

13 16 21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视频效果NaN
临床实用性NaN
操作规范流畅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