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步骤详解及常见问题分析

发布于 2024-01-18 · 浏览 1882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2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1、概述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是一种基于抗体技术的经典蛋白质分析方法,常用于鉴定某种蛋白,并能对该蛋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遗传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WB实验的核心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分离开,然后转移到适合的膜上,再用目标特异性抗体检测目标蛋白,加入对应的二抗(如:HRP标记的二抗)后,形成蛋白/一抗/二抗复合物,加入化学发光液后,在目的蛋白位置就会产生荧光。最后用胶片或化学发光仪就可以检测记录目标蛋白的条带信息,与已知标准或对照比较即可评估目标蛋白的大小和浓度。

img

 

WB常规实验流程

2、实验步骤详解

WB实验采用SDS-PAGE凝胶,在外电场作用下,较小蛋白质的泳动速度较快,而较大蛋白质的泳动速度较慢,从而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分离开,其中SDS在水溶液中带有负电荷,可以将蛋白质变性并覆盖在蛋白质表面,从而消除了蛋白质本身所带电荷的影响,使蛋白质在电场中的电泳速度仅与蛋白质的大小有关。

表1:SDS-PAGE有效分离范围

img


2.1 蛋白样品的制备

1、标准曲线的绘制:取一块酶标板,按下表体积加入相应试剂

img


根据样品数量,将BCA试剂A与B按体积比为50:1配制适量的BCA工作液,充分混匀并现配现用,酶标板各孔再加入200 μl的BCA工作液,37℃孵育30 min,记录其在562 nm下的吸光度,以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待测样品的浓度测试:将待测样品稀释到合适的浓度(18 μl ddH2O+2μl 待测蛋白样品,对照组直接取20 μl ddH2O),取稀释后的样品20 μl,再加入200 μl的BCA工作液,37℃孵育30 min,记录其在562 nm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相应蛋白的含量。

3、均一化蛋白样品浓度:经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后,将各个蛋白样品浓度均一化,并与对应四分之一体积的5 × loading buffer上样裂解缓冲液混匀,95 ℃煮沸5 min,冷却离心备用(可放置于-80℃冰箱保存)。

2.3 SDS-PAGE电泳

1、清洗玻璃板:用洗洁精洗,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烘箱中烘干;

2、灌胶:玻璃板对齐后放入夹中卡紧,然后垂直卡在架子上,准备灌胶;

3、配分离胶:先配分离胶(分离胶的浓度根据目标蛋白的分子量确定,可参照本文表1),加入TEMED后立即摇匀即可灌胶。

4、水封:灌完胶后,胶上加水液封(要慢),左右轻轻摇一下架子,使分离胶顶端更平整;当水和胶之间有一条折射线时,说明胶已凝了倒去胶上层水并用吸水纸将水吸干;

5、配浓缩胶:配4%的浓缩胶,加入TEMED后立即摇匀即可灌胶,将剩余空间灌满浓缩胶,然后将梳子插入浓缩胶中;

6、拔梳:待到浓缩胶凝固后(约20-30min),两手分别捏住梳子的两边竖直向上轻轻将其拔出;

7、组装:将玻璃板从夹子上取下,放在电泳槽上(小玻璃板面向内,大玻璃板面向外),另一边放另一块玻璃板,也是小玻璃板面向内,大玻璃板面向外(若只跑一块胶,另一边要垫一块塑料板将有字的一面朝外),两块玻璃板都放好后夹紧,放入电泳槽中;

8、检漏:向内槽中加入水检测是否漏液,如果不漏,再向内外槽中加电泳缓冲液;如果漏,重新把玻璃板插好,使内外槽不连通;

9、点样:蛋白marker:2~3 μl左右即可;待测试样品一般:细胞裂解液20-30 μg,纯蛋白1 μg左右;为防止跑偏,在点样的另一端可加loading buffer。

10、电泳:电泳时推荐在上层胶时使用低电压恒压电泳(80-100 V),在溴酚蓝进入下层胶时使用高电压恒压电泳(120 V左右)。根据目标条带位置及所用的电压控制电泳时间,一般为90-120 min,设置定时可避免电泳过头。

11、取下胶:取下电泳后的凝胶,暂存与转膜buffer里。

2.4 转膜

2.4.1原理

蛋白质经SDS-PAGE分离后,必须及时从凝胶中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固相支持物能牢固结合蛋白又不影响其抗原活性,这使其比直接在凝胶上检测更易操作。蛋白质从凝胶向膜转移的过程常采用电转印法包括湿转和半干转,与SDS结合的蛋白带有负电,在电场中向正极迁移,并最终结合在固相支持物上。

常用的WB转移膜主要是硝酸纤维素(Nitrocellulose, NC)膜和聚偏二氟乙烯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膜。NC膜:NC与蛋白质靠疏水作用结合,无需预先活化,对蛋白质的活性影响小,但结合在NC上的小分子蛋白质在洗涤时易丢失且NC韧性较差,易损坏。PVDF膜:与蛋白质亲和力高,用前需在甲醇中浸泡,以活化膜上的正电基团,使其更容易与带负电荷蛋白结合。

湿转耗费转膜液较多,操作相对复杂,但不容易出错,主要用于转印大分子量蛋白质;而半干转主要用于转印小分子量蛋白质(超过100 kDa的建议湿转)。

2.4.2湿转:

1、将胶浸于转膜缓冲液中平衡10 min。 如目标蛋白分子量较小,不用平衡,因小分子蛋白容易扩散出胶; 

2、取适量转膜液于盘中,然后在盘中依次垫好海绵、滤纸、膜(PVDF膜需用纯甲醇浸泡2 min左右)、胶、滤纸、海绵,每次放好后,用尺子赶去气泡;

3、将上述三明治放在夹板上,胶一侧对黑色面,膜一侧对白色面,夹好夹板,然后将夹板放入转移槽中(黑色面对黑色面);

4、加转膜液(转膜液可预先冷藏降温),在一侧放两个冰袋,然后置于冰浴中,插上电极,恒流250 mA,2 h;

5、转膜结束后,切断电源,取出杂交膜。

2.4.3半干转:

1、半干转,三明治在转膜过程中并没有浸没在转膜液中,在转膜之前需用相应的电转液浸泡滤纸、膜、胶一定时间(充分浸透滤纸即可),PVDF膜需要在甲醇中活化 2 min。

2、半干转转膜效率高,转膜条件20 V-25 V,35 min。因转膜液用量少,一般不回收转膜液,用新配制的。

 

2.5. 免疫反应

   2.5.1原理

抗体杂交之前,防止免疫试剂的非特异性吸附,需采用异源性蛋白质先对转印膜进行封闭,从而降低背景。常用封闭物有5%脱脂奶粉和BSA。

封闭后,目标蛋白与特异性的一抗进行免疫反应,一抗可以是标记的,也可以是非标记的。标记的一抗与免疫原结合后,可直接进行检测,降低了背景和非特异性结合,但信号较弱。非标记的一抗配合标记的二抗使用,对信号有级联放大作用,常用的酶包括碱性磷酸酶(AP)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过与底物反应产生光信号,可以增加灵敏性。

2.5.2步骤:

1、封闭:打开夹子,取出膜,放在5%的脱脂牛奶中,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摇动封闭2小时(2-3 h),封闭时速度要慢;

2、一抗:取出封闭的膜,用TBST漂洗3次,每次5分钟,漂洗结束后,剪下目标蛋白及内参蛋白区域的膜,置于预先配制好的一抗稀释液,保证蛋白面向上并完全浸润,置于4°C缓慢摇晃过夜。

3、洗膜:次日取出膜,用TBST缓冲液洗涤3次,每次5 min。

4、二抗:漂洗结束后,将膜置入用5%脱脂牛奶稀释好的二抗中,室温缓慢摇荡1~2 h,TBST缓冲液洗涤3次,每次5 min。

3. 化学发光

根据ECL Western Blotting发光显影试剂盒的使用说明,在棕色的离心管中按比例配制,将液体均匀置于膜上用曝光机拍照,分析灰度。也可用DAB 显色试剂盒子进行显影分析

4、实验结果分析

WB实验的核心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所以形成蛋白/一抗/二抗复合物过程中用到的一抗二抗对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康体生命致力于纳米抗体VHH的研发定制,较传统的抗体,纳米抗体具有高亲合力、高特异性、强组织穿透性和易于改造和表达等特点;由于纳米抗体微小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以及较低的免疫原性。用康体生命自行研发设计的纳米抗体(如:Flag-Tag VHH)做WB,背景干净,特异性好,能在复杂的蛋白体系中与目标蛋白特异性结合

 

img

 

Whole cell lysates :表达flag标签蛋白的全细胞裂解液(lane 1)

Purified protein :带Flag标签的纯蛋白(lane 2)

 用 Flag-Tag VHH抗体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

5、常见问题分析

img


最后编辑于 2024-01-18 · 浏览 1882

回复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