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矫正 — 2×4矫正技术


2×4矫正技术
在早期矫正中,2×4矫正技术 在临床上是比较经常使用的。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镍钛弓丝形变所产生的力量来排齐上下前牙,从而达到一定的矫正作用或者目的。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2×4矫正技术进行了解。
1):使用的材料及临床操作方法
2):2×4矫正技术的作用及优缺点
3):临床禁忌症
4): 如何防止2×4过程中支抗丢失
5):关于2×4粘托槽的建议
6):关于2×4矫正器技术的看法
话不多说,开始了。由于所结合病例比较多,建议大家收藏,方便后期反复观看。
1)使用的材料及临床操作方法
❶ → 持针器、接扎圈/丝

持针器·结扎丝·接扎圈

不同的结扎方法
对于持针器主要用来辅助结扎,一般常配合结扎圈或结扎丝一起使用。结扎丝可以比接扎圈结扎的更紧,所以对于矫正过程中的产生的形变的力量,结扎丝要比接扎圈更大。
❷ → 托槽的介绍

普通金属·托槽

陶瓷·托槽
当你去买托槽时,你会发现有很多种类,比如方丝弓、直丝弓、MBT、ROTH等;然后根据设计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普通托槽和自锁托槽;根据材质的不同又可分为 陶瓷托槽、金属托槽、单晶托槽等。IKO建议大家如果只做早期矫正的话,我们就只买MBT的普通金属托槽就行了(国产新亚或者天天,费用大概80元上下,既可在临床上达到很好的矫正效果,又可以省一笔材料费)。

自锁托槽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用自锁托槽,主要原因有这几个。第一个原因:在早期矫正的过程中一般都只粘接8到10个左右的牙齿,不需要像成人全口牙齿矫正那样粘那么多颗(一般24个上下)。第二个原因:自锁托槽的摩擦系数小,在扣上锁扣后产生的形变力量没有普通托槽用结扎丝结扎后产生的力量大,容易导致不能够将牙齿进行准确有力的排齐。第三个原因: 那就是价格的原因,贵啊,普通托槽国产的100以内就可以采购了,但是自锁的呢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用来做2×4实在有点浪费啊。
❸ → 粘接材料的选择

IKO目前最常用的就是 国产西湖巴尔的两种粘接剂,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普通透明色(用于普通粘接)就行了,另一个有双向变色反应(当我们放在外界时其为绿色,然后放入口内时温度升高就会变成常规的透明色,一般称呼其为“绿胶”)。对于刚刚想去尝试做2×4矫正的医生,建议都用绿胶这样会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当我们用涂满粘接材料的托槽贴在牙面上时,会有粘接材料溢出,如果我们此时用的是绿胶,因为我们看得见绿色,所以就可以很方便进行去除。(特别是刚刚开始接触早矫的医生,容易将粘接材料弄到托槽的槽沟内,这样就会影响后续的弓丝放入槽沟和结扎固位;导致这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看见粘接材料所致,但是用了绿胶后,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了);第二个好处:就是在2×4矫正结束后,我们要将托槽去除和粘接材料磨除,但是如果用的是普通粘接材料就很难分得清有没有将粘接材料磨除干净了,如果此时用的是绿胶就会有显色反应,于是就很容易清除了。
❹ → 颊面管/带环的选择

颊面管 / 带环
颊面管或者带环主要放在恒6(六龄牙)上,与前牙区通过弓丝连接在一起。如果小朋友不怎么配合或者比较矫情,建议大家都用带环,因为对于小朋友来说颊面管掉一次真的很难再粘起来。其次如果为了临床操作方便(比如恒6牙冠很短,或者上下咬合很紧)颊面管也是可以粘到乳E上的,但是缺点就是会加速乳E的替换(松动)。
❺ → 2×4·模板图

2 × 4矫正·模板图
一般2×4矫正,会在上/下颌前牙区2到2的位置放入4个托槽,然后在恒6(六龄牙)的位置放置一个颊面管或者带环,最后再根据自己的临床需求选择是否在需要在其它的牙齿上在添加托槽。 如上图所示你会发现左右侧会有两个白白的橡皮管,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弓丝长期与脸部组织接触,压出硬痕或者划破软组织。
2):2×4矫正技术的作用及优缺点

2×4矫正技术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利用弓丝的形变产生的力量,让错颌畸形的牙齿按照弓丝的形状进行排齐。优点: 你会发现歪歪扭扭的牙齿变整齐了;缺点:牙齿形变的过程中会导致上下颌前牙前倾(支抗丢失),主要原因是在牙列排齐的过程中需要间隙,如果间隙不足就会以所有牙齿前倾为代价来代偿牙齿排齐所需的间隙。
失败·病例引入 → ⑴

术前

术后 → 前突

术前/术后.X线对比🆚
这是IKO早期时候的病例,当时由于21未萌出,只想到用弹簧弹开11和22,然后让21通过2×4矫正强制性排齐上颌2到2。最后大家会发现牙齿21虽然出来了,但是整个上颌前牙向前突出来很多很多(用上颌前牙的前倾来代偿上颌2到2排齐过程中所需要的间隙)。
3):临床禁忌症

侧切牙牙根 → 🆚 ← 尖牙牙冠
在临床上我们会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上颌11、21正常,然后12、22呈现外八(牙冠向远中倾斜)。此时家长会把小朋友带来 → 说:医生,你看下我家小朋友的牙齿,门牙旁边的两个牙齿怎么这么歪?是不是要矫正啊?该怎么处理?

2×4 · 复发
其实这里埋着一个陷阱🕳️,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侧切牙的牙根与尖牙的牙冠重叠了,尖牙萌出方向是顶着侧切牙的牙根生长的。如果此时我们直接2×4将上颌2到2强制性排齐后,会分别导致12的牙根与13牙冠、22牙根与23的牙冠相互相撞在一起,最后即使你矫正成功了,但是当你拆了托槽后你会发现,时间没过多久随着13和23【尖牙】的萌出,12和22【侧切牙】又歪了,然后家长会把小朋友带过来和你说,医生我感觉我小朋友的牙齿和没有拉过一样(复发了),这钱花的真冤枉,早知道我就不弄了。

观察· 侧切牙牙根与尖牙牙冠
对于这种情况严重时【侧切牙牙根与尖牙牙冠交叉角度大】,那么有可能在你强制性做了2×4矫正之后,侧切牙的牙根会变成尖牙生长的阻萌器,然后尖牙会随着自己的生长就会把侧切牙的牙根顶吸收了,侧切牙有可能因此就会彻底报废了【侧切牙牙根吸收,侧切牙就和乳牙一样自己松动掉了】
最佳方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选择硅胶矫正器/隐形矫正器进行引导。
4): 如何防止2×4过程中支抗丢失
两种方法:
方法一: 配合硅胶矫正器使用

MRC·T4B
利用硅胶矫正器的弹性,来抵消2×4矫正过程中产生的前突力量。
方法二: 配合使用口外弓

口内·欧米茄曲
从0.012、0.014、0.016、0.018镍钛,过渡到0.018不锈钢丝;然后用0.018不锈钢丝在上颌恒六(六龄牙)近中做欧米茄曲,接着用0.25mm结扎丝向后结扎,最后配合使用口外弓。

口内·佩戴口外弓

口外·佩戴口外弓
佩戴注意事项:先教会家长怎么戴,然后让小朋友在旁边学着,等家长学会后,让其回家后照着镜子教小朋友佩戴;由于口外弓比较难坚持,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走读(不能住校),如果没有家长的监督,那么小朋友是很坚持下来的。

对比·🆚
佩戴一段时间,每隔一个多月复查一次,直至覆盖减少至正常范围内,即可停止佩戴。
5):关于2×4粘托槽的建议
问题一: 牙冠萌出多长就可以粘托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对于2×4粘托槽,个人认为牙冠萌出1/2或者2/3以上就可以粘托槽了。很多医生会担心这样是否会影响牙齿的发育或者萌出?牙根会不会吸收? 根据IKO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会存在一点这些问题,但是只要在矫正过程中力量施加的不要太大,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详细的操作我们需要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而定。
问题二:托槽该粘接在牙冠的哪个位置?

对于2×4矫正来说,粘接托槽我们不需要像成人矫正一样,按照其特定的要求粘接在特定的位置上。因为我们只是需要将托槽放到几个牙齿上就行了,然后再利用弓丝的形变所产生力量,进行简单的矫正而已。这里IKO建议大家粘接托槽时只需要将托槽的中心与牙冠的中心尽量重叠且其切端与牙冠合面的切端平行即可,如果后续发现有牙冠左右不对称的话,我们只需要重新更换一个托槽再换个位置粘下就行了。【对于这样规定粘接托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一般在替牙早期或者中期就开始在牙冠上粘接托槽了,此时牙冠都比较短,很难根据成人矫正的要求进行粘接托槽,但是按照IKO给的这个要求,在临床上是很容易做到的,其次大家起码可以有一个详细的参考方向,不用凭借自己的感觉,想粘哪里就粘哪里,最后弄得自己一直都是属于模棱两可的状态。】
6):关于2×4矫正器技术的看法
2×4矫正技术,其实一点都不难,每个医生都可以做。其主要起着一个简单排齐牙齿的效果,如果在早期矫正的某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排齐牙齿那么我们就把它用上,如果不需要那么我们就可以不用它。切记不要动不动就用2×4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观念是不对的。
以上就是IKO对于2×4矫正技术的理解,均为个人多年临床经验所总结的观点,仅供大家临床参考。
如果大家有空的话记得点赞和关注,这样方便阅读以后更新的帖子。
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谢谢。
IKO·让儿牙早矫更简单。
最后编辑于 2023-12-29 · 浏览 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