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尿钠排泄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发布于 2023-12-21 · 浏览 2807 · 来自 Android · IP 黑龙江黑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3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尿钠排泄是指24小时尿液中钠离子的总量,反映了体内钠的摄入和排出的平衡。 尿钠排泄的正常值为**130~260 mmol/d**,或者**3~5 g/d**。

尿钠排泄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 尿钠排泄可以帮助判断低钠血症的病因。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 mmol/L,常见于呕吐、腹泻、烧伤、肾功能不全等情况。根据尿钠排泄的水平,可以将低钠血症分为**缺盐性**、**稀释性**和**渗透性**三种类型²。

  - 缺盐性低钠血症是由于体内钠的丢失过多,导致血容量减少,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钠排泄低于**20 mmol/d**。常见于呕吐、腹泻、烧伤、利尿剂过量等情况。

  - 稀释性低钠血症是由于体内水的摄入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导致血液稀释,尿钠排泄高于**20 mmol/d**。常见于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等情况。

  - 渗透性低钠血症是由于体内有高渗透压的物质,如葡萄糖、甘露醇、甘油等,导致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稀释了血液中的钠,尿钠排泄正常或偏高。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透压药物中毒等情况。

- 尿钠排泄可以帮助判断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急性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急剧下降,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尿量减少或无尿。根据尿钠排泄的水平,可以将急性肾衰竭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种类型³。

  -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是由于肾脏灌注不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钠排泄低于**20 mmol/d**。常见于休克、心衰、失血、脱水等情况。

  - 肾性急性肾衰竭是由于肾脏本身的损伤,导致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减少,尿钠排泄高于**40 mmol/d**。常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情况。

  -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尿路的梗阻,导致尿液回流,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钠排泄正常或偏低。常见于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情况。

- 尿钠排泄可以帮助判断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常见于肥胖、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情况。根据尿钠排泄的水平,可以将高血压分为**钠敏感性**和**钠非敏感性**两种类型。

  - 钠敏感性高血压是指钠的摄入和排泄对血压的影响较大,钠的摄入增加或排泄减少时,血压升高,反之则降低,尿钠排泄低于**100 mmol/d**。常见于老年人、黑人、肾脏疾病、醛固酮增多症等情况。

  - 钠非敏感性高血压是指钠的摄入和排泄对血压的影响较小,钠的摄入和排泄变化时,血压变化不明显,尿钠排泄高于**100 mmol/d**。常见于年轻人、白人、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

急性肾衰竭 (55)
高血压 (703)
低钠血症 (45)

最后编辑于 2023-12-21 · 浏览 2807

2 21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