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风湿免疫最新研究 | Rheumatology & Autoimmunity 第2期10篇论文

发布于 2023-12-18 · 浏览 935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15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本文讨论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从临床前阶段开始采取预防措施的潜力。与1型糖尿病(T1D)相似,在临床发病前存在特异性自身抗体可以用于筛查两种疾病的高危人群。本文提出了有效预防RA的几个关键考虑因素:开发一种高通量多重电化学发光法(ECL)用于RA; 深入研究自身抗体的结合活性和动态随访;将遗传信息纳入自身抗体筛查方案; 研究具有独特剂量和持续时间的干预药物,类似于用于T1D预防的特普利珠单抗;使用利妥昔单抗和阿巴西普序贯靶向 B 细胞和 T 细胞的试验可能是探索 RA 高危个体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考虑关节痛、自身抗体状态、遗传因素和环境风险等因素,开发准确的个体风险评估预测模型。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构建这两种疾病的准确预测模型提供了新的途径。


2

img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痛风治疗领域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更新、更有效的药物逐渐出现。白细胞介素-1 (IL-1)抑制剂、炎症小体抑制剂和半胱天冬酶抑制剂可作为痛风的有效抗炎剂。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激活剂和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也被用于治疗痛风。在阿托伐他汀、氨氯地平、氯沙坦和非诺贝特等常见药物中发现了降尿酸血症潜力,这为患有合并症的痛风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3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img

本文通过对28 名患有风湿病和骨骼肌肉疾病(RMD)的患者和 5 名健康患者,分别接种两剂灭活 COVID-19 疫苗 (Sinovac-CoronaVac)。在第一次接种前和第二次接种后1周采集血样。通过分析得出,免疫抑制治疗降低了灭活 COVID-19 疫苗的免疫原性,而不会增加风湿性和肌肉骨骼疾病 (RMD) 患者的自身抗体滴度或发作率。免疫抑制治疗选择性增加CD19+IgG−IgG1+细胞,降低了CD19+CD27+IgG+和CD19+IgG+IgG1+B细胞,但是在RMD患者中CD4+ T细胞亚群没有减少。


4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img

研究发现,来自牙龈的间充质干细胞(GMSCs)在实验性关节炎模型中表现出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能力。本研究为了确定GMSCs是否能够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 FLSs)的增殖和侵袭。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GMSCs表面标记,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量RA FLS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促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实验结果显示,GMSCs相对于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更高的CD39。在与GMSCs孵育后,RA FLSs中多种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体外实验证明GMSCs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减少了RA FLS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中部分依赖于CD39/CD73信号传导。在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中,GMSCs输注延缓了关节炎的发病,并降低了关节炎评分。这些发现表明GMSCs对于抑制RA FLSs的侵略行为具有显著疗效,暗示了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可能具有治疗潜力。


5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img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有助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mNGS在诊断PJP感染中的价值。结果表明BALF mNGS的灵敏度高于传统病原体检测(100% [95% CI: 77.1%–100%] vs. 11.8% [95% CI: 2.1%–37.7%], P < 0.001)和血清1,3- β - D -葡聚糖检测(100% [95% CI: 77.1%–100%] vs. 85.7% [95% CI: 42%–99.2%], P < 0.001)。BALF mNGS的特异性高于血清1,3- β – D -葡聚糖检测 (89.5% [95% CI: 74.3%–96.6%] vs. 46.7% [95% CI: 22.3%–72.6%], P = 0.493)。BALF mNGS技术在诊断结缔组织病患者的PJP和识别合并感染方面非常有效。


6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img

撒哈拉以南非洲缺乏关于系统性硬化症(SSc)的死亡率数据。本文对患有SSc的低收入贫困南非人的死亡原因和预测因素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性硬化症在南非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预后较差,估计 5 年总生存率为 58%。间质性肺病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的心肺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肺源性心脏病和肾功能不全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7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img

本文报道了一例初治的狼疮肾炎(LN)患者,该患者患有难治性神经精神狼疮(NPSLE)并发进行性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该患者通过麦考酚酯和贝利尤单抗联合治疗成功,从而逆转了持续性头痛和神经影像学表现。


8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img

本文报告了报告了两例接受泰它西普治疗的难治性抗磷脂抗体(aPLs)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结果显示泰它西普可以安全地降低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的 aPLs 滴度并改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但仍需要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其有效性。


9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本研究提示,如果婴儿期发作的STING相关血管病变(SAVI)患者有重度肺部病变,可考虑小剂量环磷酰胺(40 mg/m2)联合JAK抑制剂。在此期间,必须监测肺部影像学、ESR和CRP浓度。这一联合疗法目前尚未广泛应用,我们希望我们的报告能够指导临床医师的实践。对于患有严重间质性肺疾病的风湿病患者,无论是否存在SAVI,都可以考虑环磷酰胺。我们使用的剂量低于国外推荐的剂量,但临床效果良好。该剂量在去年的皮肌炎治疗专家共识中被推荐但由于样本量较小,仍需增加病例进行验证。


10

img

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原文

最近发表在《细胞代谢》期刊的研究揭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新发现。脾脏纤维网状细胞(FRCs)产生的乙酰胆碱在驱动SLE中的自身免疫反应中发挥了新颖的作用。该研究建立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自反应B细胞的脂质代谢之间的联系,深化了对SLE发病机制的认识。该研究确定了脾FRCs是推动自反应B细胞反应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的实验揭示,由FRCs产生的乙酰胆碱在重新调控B细胞代谢向脂肪酸氧化方向发挥了关键作用。

痛风 (99)
骨关节炎 (110)
类风湿关节炎 (74)

最后编辑于 2023-12-18 · 浏览 935

1 1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