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内、外八卦全息的认识与应用
查看病例


海天师父讲脐针(二)
内、外八卦全息图的认识与应用及脐针通关测评
2023.12.05.
脐针有四大全息图。上次只讲了“十二地支全息”(天人合一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个全息图)。其代表了天时,每一个地支一定是和时间相关的,这是唯一的对应点,不说时间就无法说地支。如:一提“子”后面一定加个时(子时)。子时位于正北(位),这是关于“地”。与人体的联系,子时和足少阳胆经是相对应的。临证可以通过调“子”这个地支来调理胆经。这就是地支全息图的应用。
其实,四个全息图用法大致相同,直接放到肚脐上就可以按相关对应来应用;放到人体的各大全息源上面都可以应用。上次讲了一个天下式(详见脐针第一讲),大无外小无内,无中生有,“有的”都是太极。还讲了阴阳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说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际上说的是“三”。有阴有阳,一定有不阴不阳;有上有下,一定会有一个中。所有的“数”的标准,如果要分阴阳,一定是以“奇、偶”来定的。其他的则不一定,如:人体如何以奇偶来定呢?所以人体阴阳的定法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内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才是比较广泛的标准。
十二地支的应用,符合时间和方位规律的疾病都可以用十二地支全息对应扎相应的地支全息。如哮喘疾病有发作期,也有哮喘持续状态,中医是如何评判疾病的呢?前面只讲了“阴阳”,“明于阴阳,无与众谋”阴阳明了后,不管做什么,心中就有数。
用阴和阳的标准来判断疾病状态离不了“太过”和“不及”和一个相对平和的状态。常(一般的,常见的,合乎一般规律的为常)和变也是一对阴阳。
有时间特点的一类疾病可以用地支全息治疗。如丑时(1:00--3:00)发病,我们选择在丑时治疗,或扎地支丑位。但如果有明显的太过之象,有可能疾病就跑到丑的下一个地支寅上去了,那就要扎寅位。不及的就选择其前一个地支扎“子”。若没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况,扎丑效果却不好的,要选择其对冲的“未”位再加一针。相冲的地支其阴阳属性刚好与其相反。
有经络走向规律的也可以按地支规律来扎。如手少阳三焦经上发病,不管是皮肤问题或其他问题,只要是发病规律是沿经络走向的,如牛皮癣长在三焦经上的,就在脐部选择与这条经对应的地支“亥”去扎。
把这些基础课熟练后,以后还要讲地支的提高课。如“真武三针”、“白虎三针”、还有“水局”、“火局”、“金局”等。(师当年学习脐针时曾天真地问过“为啥没有土局针法?”)
内八卦和外八卦全息图是同一个图。只是其对应的相关的内容有别,故命名有内外之分。其实都是用的后天八卦图,直接把这张图放到肚脐上按疾病对应方位治疗即可。肝病在震位扎;胆病在巽位扎;心和小肠的疾病在离位扎;脾的疾病在坤位扎;肺的疾病在兑位扎;大肠的疾病在乾位扎;肾、膀胱等肾的系统的疾病在坎位扎;胃的疾病在艮位扎;即把八卦的方位对应了人体的内脏,内八卦全息图在应用时叫“落脏”。凡病皆可落脏。
人是一个整体,有诸内必形于外,有诸外必应于诸内。不管哪里出问题了,说明脏腑功能都在改变,若各项都正常也就不会生病了。临证时要多思考,可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脏的问题。
由于八卦有自己的阴阳和五行属性,其中水火不分阴阳,但有句话“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其他几个卦皆分阴阳,分法原则是看其卦位的组成是奇数还是偶数(奇为阳卦,偶为阴卦)。如:木有两个(震木为阳木和巽木为阴木。画卦时,震卦是五画为奇数为阳卦;巽卦为四画,为偶为阴卦);在家庭关系中,震为长男,是阳;巽为长女,是阴;所以不能把巽对应的胆看胆的阴阳;震对应的内脏是肝也不能去看肝的阴阳。肝胆的阴阳其标准不同,这是脏腑阴阳(肝为脏为阴;胆为腑为阳)。如前面所讲:“子”和“寅”都是阳支(位于第一、第三位为阳),但其对应的经络(子对应胆经属阳经;寅对应肺经属阴经)就不能这样分了。不同的系统,其分方归类和判定阴阳的标准不同。
心包和三焦如何落脏?心包不是脏,是“类脏(类似于脏)”,是代心受过的傀儡,象皇宫的太监,但也有实权。临床在落脏时,心包和三焦的疾病有时会出现问题。三焦为“孤腑”,三焦范围很大,包含上、中、下 三焦,按空间医学分还有个“外焦”(外焦也从属于三焦理论),心包可归到“心”。
或心包属于厥阴经,故心包又从属于肝(都是同名厥阴经);而三焦经从属于胆(同名少阳经)。
临床遇到三焦的疾病,拆开来就拆到其它脏腑去了。心包的疾病也可以找同名在“震”卦扎,从属于肝的系统。也可以放到心来治。具体应用要看医者对疾病的把握:如果是代心受过的,就要在“离”位找,如果是在身体的侧面,属厥阴系统的,就放到厥阴系统,从属于肝,落脏就落到“肝”。
外八卦全息---指每个卦所对应的特定的部位。“离”卦对应“目”。传统说法是“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不藏血,则目不能视。跟“心”当然也有关系,如果心不在焉,则往往熟视无睹。“心”是唯物的一个器官,为君主之官,主神。其他脏器的活动也都会有它的参与,耳的运动若无心的参与,有可能充耳不闻。但在此处的分类方法是“特定部位”,将“目”定在了“离”位。坤卦对应脾和腹,而脏器的脾又主四肢,四肢在八卦中是分开对应的,艮对应手;震对应足;兑对应“口”;乾对应“首”; 坎对应“耳”。
外八卦全息临床如何应用呢?
是在外八卦全息所对应的特定部位出现问题时应用的。如“耳”的问题,就可在坎位上治疗;眼睛的问题在离位上治疗;但有些问题也会有不同,如“手”落到艮位,但在“洛书全息”中,手在离位(合十定双手;盘腿打坐的姿势定双脚),在不同的系统手、脚的定位是不同的。师父的《脐针文集》中关于外八卦全息还有更详细的论述,要学习一下。
脐针基础知识通关测评(一)
1.下面哪一个名称说的不是神阙:
A脐中
B气舍
C气合
D维会
E肚脐
都对
2.下面哪一本著作记载,神阙可以针刺:
A黄帝内经
B针灸大成
C针灸甲乙经
D外台秘要
E 证治准绳
都不对(神阙在所有的古籍明文规定,不能针刺)
3. 下面哪一项不是神阙穴的治疗范围:
A调理肠胃,治肠鸣腹痛
B升阳举陷,治脱肛
C益脾气、利寒湿,治疗泄利不止
D益阴敛阳、回阳固脱,治疗中风脱症
E健脾和胃,治疗呕吐
都是。只是用的治疗方法不同,用针、用灸
4. 中,在国人眼里的至高地位,和下列哪一条无关。
A 地域性,东方思维的产物
B 中医的核心 中庸医学,追求平衡
C 中医治人
都有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皇帝,自己的事自己做主。
5.说 脐 是人体的敏感点,和下列哪一条无关:
A、是修炼机体下丹田的所在之地
B、先天之气蛰伏之地
C、中焦下焦分界之地
D、与腹内器官联系最近之地
都对
6. 脐针的灵魂是 (方位 )脐针临床疗效的灵魂是找点;治疗关键的灵魂是手感,一定扎出一个气交感。
7.积德,有阳德、阴德之分。人,最重要的是要积(阴 )德。其实阴德、阳德都要积。阳德积在自己身上,阴德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8.洛书全息图,脐针在治疗痛症的时候,常常使用一个很形象的名词术语就是说这个的,这个词叫做:(打枪,三点一线 )。洛书全息叫打枪;内八卦全息叫落脏
9.内八卦全息,脐针在治疗五脏六腑内脏疾病的时候,常常使用一个很形象的名词术语就是说这个的,这个词叫做:(落脏 )。
10.什么样的肚脐,在脐诊中,被视作相对健康?脐诊以后会细讲
脐针学习思考题(二)
1.脐针四大全息图,在人体正确的摆放位置是应该摆放在:(C )四大全息图是个规律,放到哪里都适合
A 背部
B 腹部
C 二者均对
D 二者均错
2.经络,当是修道者返观内视所发现。中医当内求,内证。
这个内证的姿势,也是我们把人体缩影到肚脐的全息图。即脐针图中那个小人。请问,这个小人的双手和双足是怎么定位的?
答:( 合十)定双手, ( 盘腿)定双足 。
3.万物土中生,五行之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中医全息图和中医说法里面,土,通常有以下几种说法:(1)中土 (2) 西南 坤土 (3) 东北 艮土 (4)四时之末。请问,这个四时之末,指的是( C)四时的时指季节,三个月为一季。土季旺于四时之末,一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二、三月是春三月,春三月最后一个月属土,
A年
B季度
C月
D日
E其他
4. 先天八卦定鬼神,后天八卦主人事。先天八卦多用(于外面的一些事情,如:风水),后天八卦多用(人事、人体、阳宅 )。
5.一针多用,是脐针的特点之一。一针多用,常常配合动针法使用。
概括为一句话: ( 针尖)决定疗效。
6.一穴多针,也是脐针的特点之一。两针以上的针数,于一次扎针中,先后扎于神阙的脐壁,称为脐针的多针疗法。其进针顺序的原则是:(相生,吉 )要么按五行相生,要么按64卦的吉,要趋吉避凶。
7.脐针,多使用四大全息图。这四个全息图的名称是:
(1)洛书全息图
(2)内八卦全息图
(3)外八卦全息图
(4)地支全息图
8.脐针进针点的选择,也就是找点,很重要。形变点,色变点,结节,条索,压痛点。其中临床意义最大的是( 压痛点)点。
9.初学脐针,常常找不到点。习用日久,又常常为点很多而烦恼。当我们找到的点不止一个,而是多个的时候,应该选( 压痛点或新点)点,作为我们的进针点。
10.脐针的留针时间也很有意思。一周天28分48秒,25,30,55等等,很常用。现在我告诉你,这个病人我扎的是一针,我准备给他留针9分钟或者17分钟,请问,我给病人扎的卦位是( 乾)。关于脐针留针计算方法,详见脐针第一讲:单针留针时间=卦位+8*(1~3)。
【海天】按:以上,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填空,以尽可能少的字数去填写。
脐针学习思考题 (三)
1.天人合一,是因为天和人有三同,这三同是: 同(源,源头 ),同( 构,结构),同(序,因天之序 )。5分
2.太过,不及,在脐诊上,是看(A,有时要结合脐诊、脐色,但以脐形为主。正常脐形,男的是圆形,女的是椭圆形这种圆要圆的很流畅。如果脐形往里走了,就是不及;往外围走了就是太过 )A脐的形状 B脐的气色 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请说明为什么。15分(选择5分,回答为什么10分)
3.分方归类,取类比像,是学习中医的两把钥匙。这前一个类字和后一个类字,其含义是一样的吗?
答:(B ) A是 B不是 请说明为什么。 15分(选择5分,回答为什么10分)
4.道法自然。天地大太极,人身小太极。这前面的自然,和后面的太极,都可以看成一。这种观点你认为是正确的吗?
答:(A )A是 B不是 请说明为什么。 15分(选择5分,回答为什么10分)
5.《黄帝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人体的阴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内外出入定阴阳。
如果使用数学来表示阴阳二者的量,你认为人体的阴和阳的定量关系是:( )
A阴大于阳 这四个答案都对,初定阴阳的标准是内外,阳在外时,阳大于阴,人体阴阳 最 佳的配比关系是8:7(阳八份,阴七份)
B阳大于阴
C阴阳大致相等
D阴阳,有时候阴大一点,有时候阳大一点,保持相对平衡。10分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
但换一种读法,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两种读法,你认为哪一种更符合易经八卦的原理?
答:(A ) A前者 B后者 C二者皆是 D二者皆不是 请说明为什么。 15分(选择5分,回答为什么10分)无中生有,道即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7.《道德经》所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还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这两句话的意思( B)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都要读。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加上亲身体验、社会实践,大脑的认知与眼、耳、口、鼻、舌、身的感受相结合,自会有不同的感悟与提高。
A矛盾 B不矛盾 请说明为什么。 15分(选择5分,回答为什么10分)
8.中医最难的,是中通人事。你认为难在哪些方面?10分
一个合格的中医师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知天文,了解节气变化、天气的阴晴雨雪风对人体之影响;下晓地理,要明确地域方位、风土风俗等对人体的影响;中通人事最难“通”,唯人心最难懂。与人交往,着装、外貌、谈吐、举止都是个人的加分项。如何能给自己加分?
首先要“看”,看对方的微表情,从而解读一些事情。与患者沟通就要善于捕捉患者的表情与气色变化,从而判断病的缓急。
其次要“听”,听患者的语气、语音的强弱,呼吸是否平稳,来判断病人身体状况。
其次要“揣”,揣对方之“意”。意欲何为?如果对方经常聊旅游或美食,那就尽量不要提及政治方面的事,随着对方的话聊下去才有可能有和谐气氛;若对方对时政有不利观点,那就委婉应付后,想别的内容把话题岔开。毕竟小民一个,不具运筹帷幄之才,做好分内事即是对国家的支持与拥护。
要明白人性的弱点。具有大局观念的人不多,也不必强求,没有多少人会意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家大都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小“我”意识中,且喜享受、厌付出。就连医嘱,这个关系到其自身切身健康问题的一件事依从性也不好。
学会尊重。这种尊重的前提是对方值得尊重,否则也没有沟通的必要。
学会不计较。这件事要落到实处很难。须要静修身心,慢慢培养对物质的认知与欲望。这个功课可能要修几年甚至几十年,但为了自己的成长,这门功课值得去修。
戒贪心。古称“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贪心也是多方面的,有贪财的;有贪名的;有贪技术的等。名和利似乎扰不到我,但在学习技术方面,确实存在贪多现象,以至于把自己搞得很累,没有了休息和娱乐时间,每天活成了陀螺。
“中通人事”是个庞大的话题,区区见解,略表拙见。
最后编辑于 2023-12-15 · 浏览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