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醇简述
皮质醇,也可称为“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它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电解质和水的分布。同时,皮质醇还有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在正常人体内,皮质醇的分泌最终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来控制的。应激(例如:受伤、禁食、手术等)促使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 (CRH)。 CRH与垂体前叶的受体结合,刺激促ACTH的释放,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增加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皮质醇通过血流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对CRH和ACTH的分泌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同时作用于靶组织发挥生理作用。整个调节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环。血液中皮质醇水平昼夜变化,最高水平出现在早晨,最低水平出现在午夜或者入睡后的3-5小时。但是,新生儿却无昼夜的变化,而在出生后的2个星期到9个月之间开始这种昼夜变化。
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变化通常和不正常的ACTH水平,抑郁,心理应激相关,同时也包括一些应激因素如低血糖,疾病,发热,创伤,手术,疼痛,强体力活动,极端温度。怀孕和雌激素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皮质醇的水平,其他一些刺激例如严重的应激也会增加皮质醇的分泌。
皮质醇增高见于:① 妊娠、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者可因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结合力增加而至皮质醇增高。② 功能性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患者,血皮质醇明显升高,昼夜节律消失,下午和晚上无明显降低。③ 异位ACTH肿瘤患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时,血皮质醇升高。④ 各种应激状态,如创伤,手术,寒冷,心肌梗塞可暂时升高。
皮质醇降低见于:① 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如阿狄森病、肾上腺结核、肾上腺切除。② 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
检测皮质醇,可以直接检测肾上腺的功能状态,同时可以间接观察垂体的功能状态。
知识点一:ACTH、皮质醇节律变化
ACTH和皮质醇的分泌均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和皮质醇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异常提示机体肾上腺或垂体发生病变:
① 库欣氏病:垂体ACTH分泌过多伴肾上腺皮质增生。
② 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以外肿瘤分泌大量ACTH、伴肾上腺皮质增生
③ 异位CRH分泌综合征
④ 不依赖ACTH的库欣综合征,如:肾上腺皮脂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病,大结节性巨大肾上腺病
⑤ 假性库欣综合征,外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等
综上所述: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测定以及联合检测用于评价HPA轴功能是否正常,根据相应的激素水平及节律判断疾病类型,指导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治疗。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异常提示疾病
最后编辑于 2023-12-15 · 浏览 7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