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风的多西环素怎么用,护理人员看这里

支体原大家并不陌生,但今年的支原体来得尤其猛烈些,这一波支原体感染就像风一样席卷全国。治疗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但这类药物具有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上需要有效的药物来替代。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替代药物,对耐大环内酯类MPP疗效确切。但这类药物对幼年动物软骨有损伤并且有导致人类肌腱断裂的风险,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来说,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基于这种风险,临床医生使用较为谨慎,常用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来替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该类药物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MPP具有确切疗效。
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因此,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使用。从相关资料来看米诺环素的作用相对较强,多西环素的安全性较高,但是,我们在使用多西环素时仍发现了不少问题。
1、胃肠道反应:部分患儿诉说在静脉点滴多西环素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疼,食欲减退。处理调慢输液速度,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2、盐酸多西环素针(规格:0.1g/瓶):
配制注意:0.9%氯化钠或5%葡萄糖作溶媒,终浓度0.1~1mg/ml,输注时间为1~4h。
3、皮肤问题,该药可出现光敏性反应,应对患儿及家长做好宣教,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
4、疼痛及静脉炎:该药敷料为维生素和甘露醇,可对血管产生强烈的刺激性,临床上部分大孩子在静脉点滴多西环素会诉说疼痛,尤其是沿静脉走向的皮肤,有的患儿甚至不让碰扎针肢体,部分患儿出现静脉炎。




图一患儿采用水胶体覆盖穿刺点后,土豆片外敷,次日沿静脉走向红晕消失,但水肿好转不明显,患儿仍诉穿刺点周围皮肤疼痛。
图2患儿输液中发现穿刺点周围皮肤发红,回血好,患儿诉剧疼,给予拔针,75%酒精消毒待干后喜辽妥外涂,每8小时一次,次日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未诉穿刺点皮肤疼痛。
至于还有没有其它的副作用,欢迎同仁们多多交流。
最后编辑于 2023-12-02 · 浏览 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