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一)治疗原则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原则包括
1.尽早诊断,及时治疗,终身管理。
2.现有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虽不能逆转疾病,但可以延缓进 展,应尽可能坚持长期治疗。
3.针对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干预为首选,抗痴呆治 疗是基本,必要时可使用精神药物,但应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避 免长期使用。
4.对照料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实际帮助,可改善阿尔茨海 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改善认知的药物
1.胆碱酯酶抑制剂
(1)多奈哌齐(donepezil):通过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乙酰胆 碱酯酶,从而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浓度。可每日单次给药。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睡眠障碍,较严重的副作用为心动过缓。
多奈哌齐的推荐起始剂量是 5 mg/d(对药物较敏感者,初始剂 量可为 2.5 mg/d,1 周后增加至 5 mg/d),1 个月后剂量可增加至 10 mg/d。如果能耐受,尽可能用 10 mg/d 的剂量,使用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2)卡巴拉汀(rivastigmine):属氨基甲酸类,能同时抑制 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日剂量大于 6 mg 时,其临床疗效较 为肯定,但高剂量治疗时,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目前卡巴拉汀的透 皮贴剂已经上市,使该药物使用更加方便。
2.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美金刚作用于大脑中的谷氨酸-谷胺酰胺系统,为具有中等亲和力的非竞争性 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 拮抗剂。
用法为初始剂量 5 mg,第 2 周加量至 10 mg、第 3 周加量至 15 mg、第 4 周加量至 20 mg,每日 1 次,口服。对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美金刚剂量应酌减。
3.对中度或中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 1 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认知、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改善精神行为症状。
4.2019 年 11 月 2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甘露特 钠胶囊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三)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干预 针对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非药物干预强调以人为本。
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 可促进和改善功能,促进社会活动和体力活动,增加智能刺激,减少 认知问题、处理行为问题,解决家庭冲突和改善社会支持。面向患者 的非药物干预方法有环境治疗、感官刺激治疗、行为干预、音乐治疗、舒缓治疗、香氛治疗、认可疗法、认知刺激治疗等多种形式。面向照 料者的支持性干预同等重要。制定和实施非药物干预技术时尤其应注 意个体化特点。
(四)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治疗
1.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控制严重的幻觉、妄想和兴奋冲动症状。 抗精神病药使用应遵循“小剂量起始,根据治疗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缓慢增量,症状控制后缓慢减量至停药”的原则使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 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参考剂量见表 1-1)。对于高龄(通常 为 85 岁以上)老人,可选择表 1-1 推荐剂量的 1/2 作为起始剂量。

2.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抑郁、轻度激越和焦虑。常用的药物 如曲唑酮(25~100 mg)、舍曲林(25~100 mg)、西酞普兰(10~ 20 mg,要注意 QTc 间期)、米氮平(7.5~30 mg)等。 3.心境稳定剂:可缓解冲动和激越行为等症状。
常用药物如丙戊 酸钠(250~1000 mg)。
最后编辑于 2023-11-30 · 浏览 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