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环曲面镜片的应用体会(文字版)

已认证的机构号 · 发布于 2023-11-03 · IP 上海上海
2253 浏览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6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01 为什么要使用环曲镜片 


    环曲面镜片是一种角膜塑形镜的特殊设计镜片,又被称为散光片/Toric/环曲面/双轴镜片。


    目前散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屈光不正,散光大的患者近视增长速度较普通人快4-6倍。散光在国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部分地区高达73%。所以临床上角膜塑形镜中散光片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


img



02 什么情况下使用环曲镜片 


     角膜曲率图是临床验配时最常用的地形图,反应了角膜的弯曲度是什么形态,颜色越深角膜的弯曲度越大。


    角膜散光越大的人,角膜高度图的差异越大,蓝色代表低,红色代表高。


    这时如果佩戴常规角膜塑形镜,两侧的黑色代表镜片已经接触角膜,而上下又呈绿色,表示有泪液进入,镜片没有和角膜接触,使得镜片在角膜上定位不良。


img


    如果给散光较大的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曲率较高的地方会出现荧光堆积,但在曲率较平的地方接触良好,这种情况被称为荧光素逃逸。这种反转定位弧没有完全密封情况下会导致镜片塑形效果不好,同时可能会导致镜片偏位。


    使用环曲面镜片是为了让镜片与角膜有更良好的接触。


img


    不同的角膜有不同的形态,不对称的角膜配戴常规镜片会导致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偏位。给患者造成了视力的损害以及角膜的损害。


img


    角膜塑形镜分为四个区域,中间基弧(BC)区就是角膜塑形镜的治疗区,包围BC区的是反转弧区、定位弧区以及周弧区,都对角膜塑形镜的定位有关键性作用,如果各弧段与角膜都有良好的接触匹配,镜片就能有良好的配适。


img



03 环曲角膜塑形镜设计


img


    环曲面设计是依据角膜高度不同引入了Sag高度差的概念,推出环曲面镜片,在反转弧、定位弧、周弧做出特殊设计能够更加吻合散光角膜的形态。通过环曲面设计大大延展角膜塑形镜临床适应症范围,覆盖了更多的患者人群。


img


    环曲面镜片在不同方向上,弯曲趋势不同。这就是按照失矢高差设计的三弧环曲面镜片:光学区球面+Toric反转弧+Toric定位弧+Toric周弧


img


不同品牌的环曲面镜片有不同的设计。


    单弧环曲面是在定位弧(AC)上,这时反转弧(RC)呈椭圆形,周弧(PC)下宽两侧窄。


    双弧环曲面在AC,RC上做了环曲设计,这时RC形态较好,但PC还是宽窄不同。


    三弧环曲面设计,在RC、AC、PC区都有良好的配适形态。


Part 1

环曲镜片的设计类型


1. 以矢高差设计:根据角膜地形图角膜高度差异设计,用以解决角膜水平轴和垂直轴的高度差异


2. 以曲率差设计:根据角膜弯曲度差异设计,用以解决角膜水平轴和垂直轴的曲率差异


    定位最重要的是角膜中央6mm外的角膜形态与镜片基弧区之外的匹配度。矢高差设计是根据角膜中央8mm以外的矢高差异,所以,以矢高差设计的环曲镜片能获得一个更好的定位效果。


img


    这三张图都是角膜散光1.50D的角膜地形图,但他们的Sag高度差有很大的不同。高度差12μm采用常规片即可;高度差35μm需要采用CP1的镜片来满足配适;高度差50μm需要采用CP1.5的镜片来满足配适。



04 环曲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


Part 1

Toric镜片适应症选择


1) 不限制于近视散光比大于2:1 、Sag高度差大于30um、角膜散光大于-1.50D的患者;


2) 角膜形态不规则、角膜对称性差的患者、两条主子午线e值差>0.2


3) 角膜散光范围大、边到边散光(散光范围大于6-7mm);


4) 单纯近视、无严重角膜散光、综合散光小、配戴角膜塑形镜(常规)偏位或染色不均匀的患者。



Part 2

环曲镜片的选片原则


01

选择镜片类型

角膜中央4mm外的高度差

Sag高度差≥30 μm(CP1);

Sag高度差≥60 μm(CP2);

Sag高度差≥90 μm(CP3)。


02

选择镜片直径

选择小于患者角膜水平最小直径(HVID或 BTB)-1mm;

角膜直径测量值大于 12.0mm,使用11.0mm;

角膜直径测量值小于 11.2mm,使用10.2mm。


03

选择镜片曲率

一般采用患者平坦K值,E值越高,中央到周边变化越大,首片试戴片曲率需要放松。

E<0.45,选择FK收紧一档 ;

0.45≤E≤0.55,选择FK;

0.55<E≤0.65,选择FK放松一档;

E>0.65,选择FK放松两档。


04

Toric镜片配适评估

动态评估:定位居中,或偏位<0.5mm ;活动垂直顺滑,移动度1mm左右;


静态评估:荧光素下光学区淡黑色或可略微成椭圆形;反转弧等宽浓绿色亮环;定位弧呈360°淡黑或淡绿色环;周弧均匀浓绿色亮环(或缺失不超过1/4)。


img


05

环曲镜片降幅确定

1. 理论计算值结合经验值(注意参考FK与原始最平K值放平量);

例:原始FK:44.00,近视-3.00D,试戴42:00,降幅应给-1.00D。


2. 戴镜验光法:片上验光,缺多少补多少。

Tips:Toric镜片戴镜验光会出现不准确的现象;

戴镜视力矫正原则:建议矫正至最佳矫正视力。



05

 环曲角膜塑形镜验配

 注意事项及参数修改  


Part 1

Sag高度差计算方法:角膜地形图


img


    根据角膜地形图高度图,先测量平坦K方向鼻侧、颞侧各4mm数值相加除以2得到平坦K方向平均值;在测量陡峭K方向顶部、底部各4mm数值相加除以2得到陡峭K方向平均值,两个方向平均值相减,获得与角膜中心部分相离4mm处互相垂直的轴方向高度差。Sag高度差是描述角膜周边不规则程度和确定环曲量的“金标准”


Part 2

相同AC不同CP值染色图对比


img


    相同曲率情况下配戴不同环曲量镜片,镜片环曲量越大,镜片基弧区越小,反转弧越宽,周弧越细,活动度越小,镜片越紧。所以试戴时选择大环曲量镜片需要适当放松平K,来使角膜更安全。改变CP时注意周边及中央失高的变化。


Part 3

不同e值,CP值选择


    面对同样度数,同样曲率,同样高度差,但e值不同的情况下,高e值要适当降低CP值,反之低e值时需考虑适当增加CP值。


Part 4

角膜不对称时CP值的选择


img


    角膜不对称时,应根据最大Sag高度差选择镜片CP值,再根据戴镜后的验配选择最合适的CP值。



06 案例分享  



Part 1

 案例一


img


    该患者高度差为43μm,应给与CP1-1.5的环曲镜片。


img


    但初次验配,他人给与验配CP2的镜片,角膜3点位置可见轻度压痕,镜片鼻侧偏位,固定。但由于视力良好其实可以不需要调整,继续佩戴即可。


img


    在患者停戴一个月后,试戴常规镜片,镜片偏松上偏,镜片下方有荧光渗漏但也有接触面。这时可知虽然患者角膜散光1.9D,但高度差相差并不大,所以选则CP1的镜片就足够了。因为动态评估时镜片活动度较大,所以放大0.2mm直径。


    如果在环曲面镜片上没有经验,可以先使用常规片试戴参考该给与多少环曲量。


img


    由于患者角膜不对称,镜片始终鼻偏,摘镜后角膜上皮轻度点脱但影响不大,可以继续佩戴。


    根据高度差标准选择环曲镜片,成功率会更大。


Part 2

案例二


img


    该患者高度散光且矫正视力不佳,角膜曲率值最高达到52,角膜散光最高-5.08D,e值高,角膜小。但度数一年上涨1.50D,家长验配意愿强烈,故还是选择试戴。


img


    双眼最先选择CP3的环曲镜片,由于患者高e值,镜片放松较多,降幅降低,直径缩小。试戴参数与患者原始参数相差较大,CP3的镜片佩戴后总体良好,但下方仍有荧光漏液,如有CP3.5的环曲量会更好。佩戴OK镜后裸眼视力与佩戴框架眼镜后的矫正视力一致,患者也较为满意。


img


    查看患者地形图,由于环曲面不能再加,所以中间还有部分压不下去,但患者视力良好,角膜安全。两年眼轴控制良好,满足了患者需求。



07 总结  


1. 环曲面角膜塑形镜扩大了角膜塑形镜的适应症的选择范围


2. 环曲面角膜塑形镜可以改善镜片配适效果,获得更好的中心定位


3. 环曲面角膜塑形镜扩大了适应症范围但依旧不是“万能的”



08 问答区Q&A


Q1:一些患者镜片颞侧偏位严重,但是视力可以达到1.0的,一般应该考虑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哪些因素需要考虑换片?


    如果偏位造成了患者出现角膜压痕,角膜上皮脱落等现象需要考虑换片。偏位换片最好先给调整到定位居中的情况,如果由于患者角膜不规则程度较大,所以造成的偏位,只要确保患者角膜健康还是可以继续观察配戴情况。



Q2: 10岁,戴角塑两年涨了两百度,眼轴涨了很多,看之前的复查,牛眼环不错,但片上光偏高,有几次达到了+2.00D,家长很着急,不理解为什么戴了角塑还涨了这么多度数。


    角膜塑形镜不是万能的。牛眼环不错说明镜片定位良好,片上验光高说明过矫太多,但过矫量增大并不会导致近视控制效果下降,所以要考虑患者生活用眼的问题,再者,确实会有部分小朋友控制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联合低浓度阿托品使用。



Q3:-0.50/-2.00×180的患者建议验配吗?尝试试戴了一下,配适偏位,主诉看东西重影,所以犹豫验配,担心后期带镜重影严重,效果不佳。如果考虑验配,这样的情况下降幅应该怎么给合适。


    这个度数是可以考虑验配的,看东西重影可能是因为偏位严重造成的,还有可能是压得不全还有残余散光,两种情况下都可以考虑修改一下环曲量。这种度数的降幅一般-0.50D到-1.00D之间,根据片上光选择合适的降幅就可以了。



Q4:   高度数出现过矫时一般怎么解决?比如降幅给的-5.50,理论上完全压迫压下去应该为-6.25。结果压到下去-8.75,视力不好但角膜健康。


    首先,要找到视力不好的原因,可以先验光,看看是因为远视视力不好还是近视视力不好,能不能将视力矫正上来;第二,再戴镜片上验光,看视力能不能矫正,再决定降幅给多少,不能仅根据理论值确定镜片度数。



Q5:  患者常规4250/300常规片直径比较大,但是片上验光+0.50,视力可以到1.0,为什么订镜片直径10.2小直径回来以后片上验光成了+2.00度了,第二天视力才0.3.0.4,后期会不会镜片紧,需不需要调整降幅镜片?


    根据给出的例子,镜片直径缩小0.4mm,曲率要收紧到43.00或42.75同时要增加降度到-3.50D左右才是合适的。一定要注意镜片直径变化,镜片的降幅和曲率都要进行改变。



Q6: 第一幅镜片片上验光过矫150,角膜视力都好,第二幅换片需要怎么给降辐?怎么考虑?


    一般降幅还是根据片上验光选择,过矫量在-0.50~-1.00D之间,因为镜片上本身会有-0.50~-0.75D的过矫量,如果再给过矫-1.50D就太多了。因为小朋友调节能力比较强所以视力还可以,但一般还是不建议给这么多的过矫量。



Q7:孩子配戴塑形镜,视力1.0但是看近不清楚,是孩子的视功能不好,还是过矫造成的,怎么给家长解释?


    如果过矫量给多了就可能造成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的情况,同时患者视功能不好也可能会视近不清。首先要搞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近不清再去和患者解释。

散光 (27)
角膜散光 (3)
近视 (41)
回复6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