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国文史学家高成鸢--中国扁担研究先驱(我的肩挑研究学友)

体检科医师 · 发布于 2023-10-25 · 来自 Android · IP 浙江浙江
1037 浏览
达人点赞、丁当奖励 2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近90岁高龄的中国文史学家高成鸢在他的“扁担与中华文明”一文指出:

生存环境不良、役畜缺乏,使运输工程的全部重“担”,命定地落在华夏先民的肩上。扁担授予我们“一分为二”的哲学,更衍生出独轮车和杆秤。我们有负于这种与生俱来的神器,从来没有正视它一眼。

扁担不仅是陷入困境中的华夏祖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神器,它更派生出种种华夏独有的文明成果。我们要实现文化上的自我认识,不可不重视对它的研究。最后一代身怀绝艺的挑夫,每天都在衰老去世。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抢救制作消失中的扁担影像资料。要有文化基金的强大支持,前提是文化事业主导者对扁担重大意义的认知。稍有延迟,就会铸就中华文化的千古遗憾。申请“中华肩挑文化”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迫在眉睫。“助其免于埋没者与发现者同功。” 这是我们全世界共同达到的“探索者的高境界”。幽微的溯源与广阔的远景相接续,就是文明固有的过程。

img

图为高老与萨班,左一就是“萨班学友”,法国汉学家,同为“亚洲食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高老言:自《马年》(通信题目)起每年交流一次。从谢和耐先生去世后法兰西汉学急剧衰落。西方研究者受分科局限更甚,无法从学术上正视你我的(扁担与肩挑文化)的研究。

我的中华肩挑文化的定义是在研究他的扁担文章的衍生而来,我的全英文论文里引用他文章里的很多观点,他是我的忘年交,微信朋友,我的论文受到他的指点与影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我的中华肩挑文化文章网址: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8833485?sf=1&sr=1

img


以下是他的文章网址。他的扁担研究在先,我研究中华肩挑文化在后。

https://mp.weixin.qq.com/s/6AKWaWmVj5wvDU4OakbaGg

https://mp.weixin.qq.com/s/heb5DC812vFWXe2037UuTg

现在,他的新书《味即道》于今年九月份在三联生活书店刚出版,里面收录扁担文章。这是一本研究中华文化的学者们值得一读的好书,三联曾诚总编直播谈话两小时推荐此书,此书首次将扁担神器公开给学术界和广大华人。

https://mp.weixin.qq.com/s/rw-PvS_lHpk9342w5whcSg

img


img


img
4 1 2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