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LC” 手术回顾与思考(附:手术视频)

一、一般情况:患者,女,80岁,“腹痛3天”来院;诊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全腹弥漫腹膜炎。查体:中上腹、右上腹、双侧下腹部,压痛明显,Murphy征(+),右下腹反跳痛;急诊行“LC”。
二、手术关键步骤:

上图:探查右下腹、阑尾未见异常,双侧盆腔可见草绿色混浊积液。

上图:胆囊体部上缘近肝处可见2.5*0.5cm坏疽,呈暗红色,胆囊水肿明显,中度肿胀。

上图:肝下缘可见与盆腔相似的草绿色混浊渗出液。

上图:裸化胆囊三角区,对胆囊管、胆囊动脉达“CVS”要求。

上图:胆囊动脉及胆囊管上生物夹。

上图:上夹后,离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放置血浆引流管。
三、手术视频:

视频(上)

视频(中)

视频(下)
四、手术回顾与“思考”:
1.探查很重要:手术探查是纵观全局,以防以偏概全、遗漏病灶,以便全面评估病情,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手术流程,达到最佳手术治疗目的。
2.全局与局部相结合:先不说在处理合并症手术时需要全方位探查,单就确诊病例行LC,很多术者的手术视频显示,进镜、切开胆囊三角区浆膜,没有对胆囊及周边器官组织的探查步骤,一看就有失偏颇,那应该是怎样的呢?以下笔者经验。
进镜——探查“宏观”:肚脐观察孔位置下面的肠管和网膜—远观胆囊区、肝脏、上腹部的肠管和网膜、逆时针转镜右下腹、盆腔、左下腹、左上腹。可能只要20s的时间,不会耽误主要手术时间。
探查“局部”:胆囊周围是否有黏连、胆囊大小、水肿程度、前三角、后三角、Rouviere沟的位置、胆总管、胃小弯等。探查后,探查的所有情况就自然的在大脑中形成记忆图像,为手术操作规避风险、自然择优决策,去繁剥杂,优化流程、简化操作。
3.“膜解剖游离=锐性÷钝性时间=技术值+艺术值=N” 追求大N值观念,值得我们思考。(备注:局限技术成熟外科医生)
4. 一鼓作气+行云流水:手术操作一鼓作气,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鸡🐔啄米式操作,做到用“刀”如蝉翼、巧力游刃,行云流水、大师风范。
2023.10.23 21:28
最后编辑于 2023-10-24 · 浏览 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