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一点小知识(DRGs,疾病与手术操作编码知识28)
ICD-9-CM-3 中《眼的手术》(08-16)
本章包括眼球、眼的附属器和眼眉区手术。眼科手术应根据疾病性质、手术目的、伴随情况进行分类。同时进行的双眼手术可分别编码。眼外肌手术应按实施手术的眼外肌数量分类。眼睑手术(08)眼睑病损或组织的手术应区分眼睑切除术(08.21-08.24) 和破坏术 (非切除法)(08.25)。睑内翻或睑外翻修补术同时伴有眼睑重建术时,编码于08.44(睑内 翻或睑外翻矫正伴睑重建术),不应再编码 08.6(眼睑或移植物的眼睑重建术 ) 或 08.7(其他眼睑重建术)。
泪器系统手术(09)鼻泪管探通术(09.43)同时伴有鼻泪管或支架置入时, 应编码于 09.44(鼻泪管插管术/鼻泪管支架置入术),不应再编码09.43(鼻泪管探通 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编码于 09.81,同时进行的鼻泪管插管术 (09.44)和筛窦切开术(22.51)作为手术常规步骤不应编码。
虹膜、睫状体、巩膜和前房的手术(12)虹膜切开术和单纯性虹膜切除术不伴有其他手术时编码于 12.1 ; 作为白内障摘除术(13.11-13.69)、虹膜病损去除 (12.41-12.42)、巩膜造口术(12.61-12.69)的手术入路或常规步骤时不应在编码。虹膜病损手术应区分破坏术(非切除法)(12.41)和切除术(12.42)。睫状体病损手术应区分破坏术(非切除法)(12.43)和切除术 (12.44)。外路小梁手术是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的常见术式,应区分外路小梁切开术(12.54)和外路小梁切除术(12.64)。虹膜周边切除术(12.14)和前房成形术(12.99)作为外路小梁切除术的常规步骤不应编码。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应编码于12.64(外路小梁切除术)。一般情况下眼球内手术编码时,前房穿刺术(12.91)和前房成形术 (12.99)作为手术常规步骤不应编码。
晶状体手术(13)眼内人工晶状体一期置入伴白内障摘出术(13.71)应编码同时进行的白内障摘出术(13.11-13.69),以眼内人工晶状体一期置入伴白内障摘出术 (13.71)作为主要手术编码。眼内晶状体摘出后没有同时置入人工晶状体,无论本次住院或再次入院行人工晶状体置入时,编码于13.72(眼内人工晶状体二期置入术)。眼内镜假体置入手术(13.91)不应对晶体去除的手术方式(13.1- 13.6)编码。
视网膜、脉络膜、玻璃体和后房手术(14)视网膜、脉络膜的相关手术同时伴有玻璃体切除,应选择与疾病性质相符的视网膜、脉络膜手术作为主要手术编码,玻璃体切除手术作为其他手术编码。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应根据黄斑疾病性质编码。黄斑水肿和黄斑前膜行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编码于 14.29(脉络膜视网膜病损的其他破坏术),黄 斑裂孔行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编码于 14.39(视网膜裂伤的其他修补术)。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行光动力学(PDT)疗法编码于 14.24(用激光光 凝固法的脉络膜视网膜病损破坏术)。巩膜冷凝方法治疗视网膜脱离编码于 14.52(用冷冻疗法的视网膜脱离修补术)。
巩膜手术应根据治疗疾病的性质及术式分类。巩膜手术用于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同时进行的视网膜下放液术、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空气 填塞法不应编码。入院行眼内硅油或巩膜环扎术植入物取出时,编码于 14.6(眼后节去除手术植入物)。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使用眼内填充物时应区分疾病性质、治疗目的。
眼外肌手术(15)临床应明确实施手术的眼外肌总数量 (无论单眼或双眼)和术式。眼外肌不包括眼轮匝肌和提上睑肌,眼轮匝肌和 提上睑肌的手术分类于眼睑手术(08)。
眼眶和眼球手术(16) 眼眶手术编码不包括眼眶骨折复位术(76.78-76.79)。眼球内容物剜除术(16.3)、眼球摘除术(16.4)、眼眶内容物剜除术(16.5)应根据手术范围编码。
眼科异物去除手术编码应区分去除异物的部位和手术方式。
最后编辑于 2023-10-20 · 浏览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