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伍液稳定还是配伍液的稀释液稳定?》回应
对《配伍液稳定还是配伍液的稀释液稳定?》回应
今一早醒来,见《配伍液稳定还是配伍液的稀释液稳定?》,以为合理用药版,手机上回复,现在上电脑一查,合理用药版没有这帖,经搜索,是制剂技术版【1】
“请问大家,做注射液,水针剂,六个月配伍(25%葡萄糖,5%葡萄糖,0.9%氯化钠三个东西分别和注射液配伍)实验,0,2,4,6h取样的时候,直接取0h时的稀释液进样的,而没有取配伍液稀释后再进样,请问稀释液稳定还是配伍液稳定?我这种操作方法,最终测定的有关物质和含量数据,是偏高还是偏低了?救命🆘,求解答!~非常感谢~”
辛老师手机回复:
宏观上,配伍液稀释后稳定。
但你的测定结果,只能是代表这次实验条件下的研究结果。
本人研究临床药剂学,简单的说,重点研究药物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历经几十年,网上帖子很多,归结到一点,临床药学的药物配伍禁忌研究报告,最后要历经临床实践的大样本论证。这个论证,重点来自临床护理线的临床实践个例报告。
原因,临床药学的实验研究,其条件代表不了临床治疗实践的大样本流行病学信息。
因为,每一瓶输液溶媒,首先分成含糖,或不含糖(不仅仅是葡萄糖,其他所有糖,如果糖),其制剂生产中,最后都经高压灭菌消毒工艺,都会产生5-羟甲基糠醛分解产物,药典质量标准,有一限量测定项目。
它是一个酸性物质,受热时间长,含量高,酸性强,pH低,这个受热时间长短,成了分解产物高低的关键因素。
而消毒灭菌工艺操作结束后的散热速率,又成了一个主要因素。这个因素又受到物品消毒灭菌过程中的排列堆放位置有关。灭菌后产品,进入下一工序,原有的排列堆放顺序打乱。
结果,产品PH高低的排列顺序,也打乱了,尽管同一包装箱产品,邻近挨在一起,但不知道原先灭菌过程中的排列位置,也就无法知道这个输液的PH值。
所以,临床出现五花八门的配伍禁忌,无法解释,什么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同一包装箱,没有研究过这个内在规律,是不懂。
这就是临床药剂学研究的一个侧面,延伸出去,内容还很多:…我有一文《葡萄糖注射液的临床药剂学》论文,全国第一篇,学术会议,网上有转发【2】,期刊没发表,审稿人自己也不懂。但不久有一文发表【3】,内容大部分是本人研究内容,只是文字稍微修改。
辛老师,2023-10-18,早上,5:20,回复完笔
3,想不到,微信上大量回应,看到邵蓉教授给点赞(图-1),回应:
回复邵蓉教授对配伍禁忌帖子的点赞--
我研究了临床药学中内在本质的东西,所以,我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不打针,就不打针。更别说去挂葡萄糖注射液,农村中,常有,农忙到了,去挂瓶葡萄糖,挂瓶氨基酸,说起来很可笑的,却是常发生的。
总是,社会上医盲,药盲太多!
2023-10-18,7:07,东官河步行道,辛老师

【1】配伍液稳定还是配伍液的稀释液稳定?配伍液稳定还是配伍液的稀释液稳定?
【2】葡萄糖注射液的临床药剂学https://wenku.so.com/d/cf798e93b437cec488213f3a77f6779e
【3】葡萄糖注射液的临床药剂学研究
最后编辑于 2023-10-18 · 浏览 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