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sgRNA实现细胞KO从引物设计到阳性细胞筛选-超级实用

发布于 2023-10-03 · 浏览 2620 · IP 陕西陕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2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花匠是自己 推荐
icon花匠是自己 +5丁当
img

1 背景知识介绍

1.1 sgRNA简介

短聚类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ing regularly spaced short palindrome repeat sequence, CRISPR)是一种经过基因工程修饰的细菌适应性免疫系统,在RNA编辑的过程中引导尿苷残基插入或缺失到动质体(kinetoplastid)中,属于一种小型非编码RNA,可与pre-mRNA配对,从而实现对基因的编辑功能(可敲除基因,单碱基突变等) [1]。工程CRISPR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引导RNA (Guide RNA即gRNA或single guide, sgRNA)和CRISPR相关内核酸切酶 (Cas蛋白,一般是我们常见的Cas9) [2]。CRISPR)/CRISPR Cas9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快速发展的工具,为修改靶基因序列表达和功能提供了可能性,CRISPR / Cas9工具目前正用于将用于治疗人类相关基因疾病,从遗传疾病和感染到癌症。

1.2 CRISPR-Cas9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CRISPR-Cas9系统包含一个Cas9基因及其相应的CRISPR阵列。特征性CRISPR阵列由重复序列(重复)组成,这些序列(重复序列)由来自外来遗传物质(原间隔条)的短片段的非重复序列(间隔条)隔开。靶向基本原理:CRISPR阵列被转录并加工成短的CRISPR RNA(crRNA)。crRNA和反式激活的crRNA(trans-activating crRNA, tracrRNA)形成crRNA:tracrRNA复合物,其将同源DNA序列的切割引导到适当的原间隔邻序(PAM)的上游,由crRNA- tracrRNA复合物组成的单向导RNA(sgRNA)可以掺入Cas9 / sgRNA复合物中,以在5′-NGG-3′ PAM序列之前切割其靶序列 [3-4]。

img

(图1 crRNA- tracrRNA复合物组成sgRNA靶向靶基因PAM启动CAS9蛋白切割原理 )

1.3 如何提高sgRNA切割效率

众所周知,一种sgRNA通过其二级结构与体内Cas9蛋白的相互作用起作用,提示sgRNA的二级结构可能干扰编辑效率 [5,6]。因此,建立sgRNA的二级结构与编辑效率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sgRNA包含通过人工四环连接的crRNA和tracrRNA衍生序列。crRNA序列由向导(20nt)(也称为间隔)和重复(12nt)区域组成,而tracrRNA序列由抗重复(14nt)和三个tracrRNA干环组成。重复和反重复区域(茎环RAR)触发酶RNase III的前体CRISPR RNA(pre-crRNA)处理,随后通过Cas9激活crRNA引导的DNA切割。对Cas9-sgRNA-DNA晶体结构的分析表明,茎环1(stem loop 1)对功能性Cas9-sgRNA-DNA复合物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干环2(stem loop 2)和3(stem loop 3)促进稳定的复合物形成,从而提高体内活性(如图2所示)。

img

(图2 sgRNA建立高效切割效率示意图 [7])

1.4 构建sgRNA

  构建sgRNA是实现细胞/或准基因动物KO的第一步,在设计sgRNA引物时候,引物可与启动子的5′-末端和sgRNA的3′-末端配对,并含有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就是BsmBI)。靶向基因的启动子区非常重要,因为把基因的启动子消灭了,后续就无法转录更不用说翻译成蛋白了。那么问题来了, 基因启动子是一个复杂的序列,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基因的精确启动子区,或者核心启动子区在哪里,包括我,除非做实验去验证,并且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启动子区可能还不一样(我相信很多博主都没讲到这一点)。

  那么如何尽可能的选择到基因的启动区进行sgRNA是比较讲技巧的,参考了一下网上的信息,首先就是在第一外内含子部分序列作为sgRNA设计的区域;此外,也能够选择已经研究清晰的,基因不同转录本中间共同内含子进行sgRNA设计,这也影响DNA转录;再者利用上述两个信息,可以设计3-4对sgRNA进而能够高效的去执行实验(一条不行,两条….对吧!!!)

  接下来就是组装sgRNA,主要是三步,首先是在sgRNA的5’端添加酶切位点(没必要加保护碱基,添加以后影响效率),其次是将sgRNA进行退火,构建双链sgRNA,最后是将sgRNA连接到已经酶切的CRISPR-Cas9质粒上(常见的又PX458/ lenti CRISPR V2)。

img

(图3 sgRNA基本设计原理示意图)

2 构建sgRNA实操(以PX458质粒为例)

2.1 NCBI查找XXX基因(自己感兴趣的基因)

CDS join(110..217,419..591,735..801)(sgRNA应该是包含内含子+外显子,这样子会影响转录,尤其是第一内含子和外显子,当然也能去找别人已经发表的序列,但是可能就没啥创新了,甚至是复制别人的工作。)红色标记为外显子,实在不行你们可以将这段序列copy一下,用这个序列进行练手(这个序列是我成功构建的一个例子,但是种种原因后边没有做这个基因)。

img

2.2 针对MIF的第一外显子/内含子和最后一个外显子/内含子(标红字母+部分非标记黑体碱基)设计sgRNA

2.2.1 设计网址(http://crispor.tefor.net/),没必要用大神张的那个网址,卡死。

打开网页如图4所示,张贴需要设计sgRNA的序列,选择对象的物种,选择对应的PAM结构(或者载体需要的结构),然后点击Submit等待即可(图5)。

img

(图4 打开网页界面)

img

(图5 sgRNA设计中….)

2.2.2 sgRNA设计结果界面

sgRNA设计结果界面,这里会讲解sgRNA靶向效率,脱靶效率等,我们就选择评分高的也就是靠前的序列,可以选一条或者两条(在这里就选择第一条进行举例说明)。点击Cloning / PCR(红框标记)。

img

(图6 sgRNA设计结果界面)

2.2.3 sgRNA信息

点击图6即可得到图7的sgRNA信息,图7中红框标记部分即为sgRNA的序列,复制下来,进行酶切位点的组装。其中的sense为上游引物(forward primer),antisense为下游引物(reverse primer)。

img

(图7 sgRNA信息)

2.2.4 sgRNA组装

我们根据PX458(Lenti CRISP v2也是这样的酶切信息,我也将其构建到Lenti CRISP v2上)的酶切位点信息进行组装,如果害怕出错,可以将复制的序列进行查找(ctrl +F),下游的查找需要反向才行。组装sgRNA(上游5’端添加CACC酶切位点;下游5’端添加AAAC酶切位点)。

组装sgRNA办法,即在5’端添加酶切位点即可(没必要添加保护碱基)

F: CACCCCGCGCTTTGTACCGTCCTC

R: AAAC GAGGACGGTACAAAGCGCGG

(建议sgRNA设计3-4条,利于高效完成,就像不要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原来一样)

设计好的引物送引物公司设计合成即可。

2.3 寡核苷酸链引物退火

对于寡核苷酸链的退火,我一般会选择两种方式(当然不同实验室有不同办法),然后将两种退火方式获得的sgRNA混在一起构建重组质粒,目的就是高温刺激后,然后缓慢降温,是寡核苷酸链形成双链,这里也以成为体外sgRNA(small guide RNA)和体内转录后的单向道RNA(single guide RNA)不一样(见背景知识介绍)。

img

(NEB buffer就是BsmBI酶切用的buffer,我总体感觉NEB的产品比较好用且比较全,不过比较贵)

img

2.4 PX458 酶切和回收

    PX458载体需要进行酶切线性化后才能用于和退火的sgRNA进行连接,从而构建重组质粒。根据Bbs I快速酶切酶的反应条件进行加样和酶切程序设定,直接利用现成试剂盒对酶切产物进行回收,没必要跑胶(即琼脂糖凝胶电泳),跑胶以后会有大量的酶切产物损伤,要相信别人的酶的功能,现在这个技术也比较成熟了,绝大概率是不会出问题的。回收的酶切质粒使用50μL-70μL洗脱后进行分装(避免反复冻融),一般冻存在-20℃用过一年没问题,冻在-80℃更久。

img

(PCR仪器中孵育30min,公司建议的5-15min即可完成酶切,这里久一点也没啥问题)

2.5 PX458 + sgRNA 重组实例构建

构建重组质粒,首先是将sgRNA 连接到PX458骨架上,构建一个功能完整的质粒。一般来说质粒质量:sgRNA质量=1/3-1/10,但是我们的sgRNA太微量了,我一般使用PX458 质量为50 ng,而剩余的用双链sg RNA全补充到总体积。

img

(一般室温放置15分钟(可选问题不大),4℃冰箱过夜(大概12-16h),即可完成连接)

2.6 PX458 + sgRNA重组质粒转化

对于PX458质粒的转化用到的是DH5α(Lenti CRISP v2使用的超级感受态Stal3),有的公司的转化质粒也用到Stal3,所以在转化前一定要搞清楚手中的质粒需要有什么感受态来转化。

(1)从-80℃拿出感受态在冰面上融化;

(2)将转化PX458 + sgRNA重组质粒与感受态充分混匀,用枪吹打8-10次;

(3)冷激:将(2)混合物插入到冰里边冷激30min(冷激的时候将水浴锅调到42℃);

(4)热激:将(3)混合物放到42℃水浴锅中热激60-90sec;

(5)再次冷激:将(4)混合物在冰中冷激2-5min;

(6)培养:将无抗生素培养基500μL添加到(5)中,与摇床(37℃,220rpm)作用45min-60min;

(7)离心:将(6)菌液低速离心(3000 rpm 5min-10min),收集细菌沉淀,然后用剩余的100 μL培养基重新细菌;

(8)涂板:将(7)重悬的菌液涂布至含有抗性(氨苄抗性:AmpR)的细菌培养板中;

(9)培养:将(8)含菌的板正置15-30 min, 然后导致过夜(12-16h),细菌即可形成菌落;

(10)挑取单克隆:在培养板上画“十”或“米”,在不同象限中挑取一个单克隆菌;

(11)测序:将(10)单克隆菌落在含AmpR抗性的培养基中培养4h左右即可送测序;

(12)扩培:将测序争取的菌液进行扩大培养;

(13)冻甘油和提取质粒,冻甘油菌(8:2=2菌液体积:80%甘油)

2.7 质粒提取

质粒提取根据试剂盒操作即可,这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再这里赘述了!

 

3 PX458 + sgRNA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及阳性克隆细胞筛选

3.1 细胞转染

根据说明书执行,一般操作是:混合液1:质粒+0.75 ml opti MEM;混合液2:转染试剂+0.75 ml opti MEM;混合液3:将1 + 2 混匀,然后细胞操作台中室温放置20-30min即可。将混合液3均匀滴加到要KO的细胞培养皿中,充分混匀,转染以后没必要换液,如果要换液可根据说明书在转染后的制定时间进行换液。

3.2 阳性细胞的筛选

PX458 + sgRNA阳性细胞筛选,因PX458带有绿色荧光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筛选。在这里讲解几种筛选办法:1,流式细胞筛选,重悬细胞,进行流式筛选,我不太建议这种办法,因为这样子折腾几下,细胞都要挂了;2,手动筛选,将细胞消化重悬,倒入培养皿中,只需要少量培养基,然后将具有绿色荧光的单个细胞用枪头挑取出来,放置在96孔板中,进行单克隆培养;3,无限稀释法,将96个细胞稀释到10ml培养基中,然后种到96孔板中,每个孔一个细胞,种植完成以后,需要观察,建议每次观察十个孔,因为外边观察时间太久会导致细胞应激损伤,不立于后续培养,甚至部分细胞死了。

单克隆细胞培养,将细胞在96孔板中培养至,细胞长至80%融合率/爬满率消化,培养至48孔板中(不要想着很多,其实很多都长不起来,两个月左右能拿到结果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情况),接着就是在24孔板中培养,接着12孔板培养,6孔板培养,然后提取RNA检测敲除的基因是否已经达到敲除的效果,对于有荧光但没有敲除效果的细胞可以用来做NC组,当然也能用没有进行任何操作的细胞作为NC。

4 结束。

爱自己!!!做科研!!! 每文格言哈佛的首任女校长说过:“教育的目标,是让人能分辨谁在胡说八道。”我们读书,不为满腹经纶,但求明辨是非,思想独立,而非成为攻讦他人的媒介”。如果有用,关注楼主GBhouse,点赞+讨论是博主持续更新的动力!!!)


[1] http://www.sgrna.org/what-does-sgrna-mean/

[2] Shojaei Baghini S, Gardanova ZR, Zekiy AO, Shomali N, Tosan F, Jarahian M. Optimizing sgRNA to Improve CRISPR/Cas9 Knockout Efficiency: Special Focus on Human and Animal Cell. Front Bioeng Biotechnol. 2021 Nov 19;9:775309. doi: 10.3389/fbioe.2021.775309.

[3] Mojica, F. J., Díez-Villaseñor, C., García-Martínez, J. & Almendros, C. Short motif sequences determine the targets of the prokaryotic CRISPR defence system. Microbiology 155, 733–740 (2009).

[4] Deltcheva, E. et al. CRISPR RNA maturation by trans-encoded small RNA and host factor RNase III. Nature 471, 602–607 (2011).

[5] Nishimasu, H.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Cas9 in complex with guide RNA and target DNA. Cell 156, 935–949 (2014).

[6] Nishimasu, H.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Cas9 in complex with guide RNA and target DNA. Cell 156, 935–949 (2014).

[7] Liang G, Zhang H, Lou D, Yu D. Selection of highly efficient sgRNAs for CRISPR/Cas9-based plant genome editing. Sci Rep. 2016 Feb 19;6:21451. doi: 10.1038/srep21451. PMID: 26891616; PMCID: PMC4759811.

最后编辑于 2023-10-03 · 浏览 2620

1 24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