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跟随性药物维利西呱
《药学学报》网络首发论文
郭宗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050)
新药创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创造、产品开发和医疗效果等多维科技活动。每个药物都有自身的研发轨迹,而构建化学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涵盖了药效、药代、安全性和生物药剂学等多维性质。本栏目以药物化学视角,对有代表性的药物的成功构建,加以剖析和解读。
本刊在2020年11期刊载的利奥西呱,是拜尔公司在2013年上市的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药物,作为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激活剂,成为首创性药物。维利西呱是拜尔公司时隔7年后2021年初上市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作用靶标仍是sGC激动剂。维利西呱改善了药代动力学性质,提高了代谢稳定性,延长了半衰期,实现每日口服一次,从而扩大了适应症。维利西呱是典型的跟随性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与首创的利奥西呱可谓变动不大,多了一个氟原子,去除了一个甲基,骨架和其他基团都相同,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在结构修饰中为了保障对靶标的作用强度和选择性,实现药动学参数的超越,对利奥西呱分子结构作了全方位的变换和探索,最终达到了me-better的目标。读者可从本案例的研发路径作为研制跟随性药物的参考。
最后编辑于 2023-09-28 · 浏览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