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JAHA:低LDL水平的初次卒中患者他汀治疗似乎有效

对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而言,积极的他汀与抗血小板治疗是基石。然而,对于那些虽然发生了心脑血管事件,但是LDL水平已经在目标水平以下(LDL-C<70mg/dL)的患者,他汀治疗是否存在获益呢?近期,JAHA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韩国的前瞻性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研究者利用了韩国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全国范围的连续注册研究数据库进行了事后分析,这些患者的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70 mg/dL,且未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者应用治疗权重法的逆概率来控制基线特征的不平衡。主要终点设定为3个月内发生的卒中(出血性或缺血性)、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共纳入了2850名患者(年龄,69.5±13.4岁;男性63.5%),74.2%的患者使用院内他汀类药物治疗。3个月内的主要复合终点在非他汀类药物组中为21.5%,在他汀类药物组中为6.7%(P<0.001),但卒中发生率(2.65% vs 2.33%)、出血性卒中发生率(0.16% vs 0.10%),心肌梗塞发生率(0.73% vs 0.19%)两组之间均没有显着差异。 经过治疗权重分析的逆概率后,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的主要复合终点显著降低(加权风险比 [HR],0.54 [95% CI,0.42-0.69])。然而,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不会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加权 HR,1.11 [95% CI,0.10-12.28])。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国家级卒中病人长期随访数据库分析显示:对于没有服用过他汀且LDL-C已经达标的初发卒中的患者而言,他汀治疗仍然可以显著降低3个月内的心脑血管复合终点,主要是降低了全因死亡率(12.1% vs 5.5%)。然而,本研究存在较大的偏移。首先随访时间不足,3个月的治疗无法显示长期的获益,他汀对于二次事件的保护作用不应该仅仅随访3个月。第二,这些患者住院期间他汀是否使用,取决于当地的治疗水平和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因此我们看到的他汀未使用者的全因死亡更高可能仅仅因为这些地区的卒中治疗水平有限,或者因为患者病情太重没有启动他汀治疗。因此,我们在进行临床数据解读时,确实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审慎的看待临床研究结果。

最后编辑于 2023-09-26 · 浏览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