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GUIDANCE TO SEX THERAPY-第II章-1(2018年 日文翻译)

发布于 2023-09-26 · 浏览 548 · 来自 Android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2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第II章

人类的性反应

1 性反应理解的历史

关于人类的性反应

关于男女性反应的现象早已为人所知,准确的描写在世界各地的小说和绘画中都有出现。由于性行为在人类中发展出了除了繁殖以外的目的,性反应成为了全人类的关注点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欧美地区,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性”曾被视为不洁之物。因此,尽管科学技术和医学在近代文化的发展中取得了先进的进展,性是最后一个受到科学研究的领域。

直到19世纪后半,首先在精神医学领域开始了关于人类性和性反应的科学研究。被誉为精神分析创始人的弗洛伊德(フロイト)(S. Freud,1856-1939)也被认为是性医学的奠基人。他在神经症等研究中确认了人类活动基于性欲(泛性欲理论)的概念。与此同时,当时的欧洲地区也进行了一种治疗歇斯底里症(癔症)女性的疗法,即刺激阴蒂,这被认为与电动震动棒的发明相关的。与此相反,弗洛伊德提到了与刺激阴蒂有关的性反应和阴道刺激,即通过性交获得的女性性高潮,并认为后者是女性精神成熟的标志。这种观点在当时被用作诊断女性性冷淡(frigidity)的依据之一。在男女的自慰都被视为违背基督教教义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医学上的精神疾病的原因的时代,宗教与科学的分离在这一时期是困难的。虽然与弗洛伊德同时代进行性研究的精神科医生有很多,但被誉为性心理学奠基人的哈夫洛克·霭理士(ハヴロック・エリス)(H. Ellis,1859-1939)对女性的性、自慰和同性恋等社会潮流提出了更具批判性和科学性的论述。

美国的金赛(キンゼイ)(A. Kinsey,1894-1956)进行了针对18000名美国男女的性采访调查,发表了《男性的性行为(男性における性行動)》(1948)和《女性的性行为(女性における性行動)》(1953)。即使在现在,“性”都是一个令人犹豫不决的调查主题,但当时参与金赛的调查对象被认为在性问题上持积极态度。从众多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男女性行为都非常活跃,婚前、婚外性行为、自慰和同性恋等多种性行为方式都被揭示出来。弗洛伊德将阴蒂高潮视为低级的性反应,而这项调查明确显示,更多的女性获得了这种高潮。然而,美国社会对《男性的性行为(男性における性行動)》的反应较为积极,但对《女性的性行为(女性における性行動)》中展现的活跃性行为表示反感,并禁止了女性版的发行。

马斯特斯(マスターズ)(W. Masters,1915-2001)和约翰逊(ジョンソン)(V. Johnson,1925-2013)(以下简称M&J)进行了一项涉及600名志愿者男女的实验生理学研究,并发表了《人类的性反应(人間の性反応)》(1966)。随后,他们研究了性反应问题的治疗方法,著有《人类的性不全(人間の性不全)》(1970)。根据M&J的观点,人类性反应是通过自主神经介导的生理反应,包括性兴奋期、(兴奋的高峰)平台期、性高潮期,然后是消退期,这些都是由末梢血管扩张(充血)和肌肉紧张以及它们的恢复构成的。此外,根据生殖器的发育解剖学,强调了男女性反应在生理上是相同的。他们的研究发现,女性性兴奋的显著变化是阴道润滑液的流出,这是与男性的勃起类似,都是基于骨盆内充血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开发的性治疗方法主要是基于心理学的行为疗法,这表明许多性功能障碍主要由心理问题(通常是焦虑)引起。

精神科医生卡普兰(カプラン)(H.S. Kaplan,1929-1995)完善了M&J的性反应和治疗方法理论。卡普兰(カプラン)理论与M&J的不同之处在于,卡普兰(カプラン)理论中性兴奋的产生需要性欲的存在,他将人类性反应分为“性欲”、“兴奋”和“性高潮”三个阶段的循环。DSM-IV-TR(《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第4版 修订版》)和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第10版》)中的性功能障碍分类是基于卡普兰(カプラン)理论的。

此后,男性的性反应和性功能不全,特别是勃起和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进展,导致了能够增加血管神经传递物质以改善勃起功能的药物(PDE5(磷酸二酯酶5(phosphodiesterase5))抑制剂)的开发,这已为人熟知。

女性性反应的研究后来取得了与男性研究方向不同的两个重要的进展。一是阴道高潮是由刺激前庭海绵体,也可以说是阴蒂内部结构引起的(H. O’Connell,1998)。另一个发现是许多女性没有像男性一样明显的性欲阶段,性欲和性兴奋反应是混合在一起的(R. Basson,2001),这一发现已经反映在DSM-5(《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第5版》)中。

(大川 玲子)

img


img


img


img

最后编辑于 2023-09-26 · 浏览 548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