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 AD 全程管理,小分子靶向药物值得期待
引言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病率在近 20 年来迅速升高,调查显示 1~12 月婴幼儿的患病率达 30.5%,2019 年估计 AD 患者约有 3558 万 [1],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AD 机制复杂、复发率高、异质性强,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1]。
针对 AD 的慢性、复发性特点,中华医学会出台了 AD 全程管理共识,该管理模式以个体患者为中心,将照护贯穿于就诊前、就诊中和就诊后的全过程 [1]。近年来,小分子靶向药如外用磷酸二酯酶 - 4(PDE-4)抑制剂、外用 JAK 抑制剂、口服 JAK 抑制剂等新型药物上市,为 AD 全程管理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不断推动着 AD 管理理念的进步。丁香园皮肤时间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申春平教授为大家分享小分子靶向药物在 AD 全程管理中的价值。
正文
1.推行全程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AD全程管理涵盖了诊断、治疗、随访管理等方面,有助于规范诊疗、加强患者教育、实现达标治疗,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由于A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和发病年龄差异很大,在治疗方面应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并考虑个体化因素采取阶梯治疗的策略 [1]。
对于轻度和中度 AD ,建议选择适当强度的外用糖皮质激素(TCS)、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或磷酸二酯酶 - 4(PDE-4)抑制剂治疗。
对于中重度 AD,则建议尽早启动系统抗炎治疗,推荐采取达标治疗的策略 [1]。现有系统治疗包括传统的免疫抑制剂、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和 JAK 抑制剂,它们的起效时间和治疗应答周期存在很大的差异 [2]。
2.选择有力药物,加速诱导缓解
在诱导缓解阶段,应尽早起始治疗,在评估获益-风险的前提下选择可快速控制炎症和瘙痒的方案。疗程要足,不仅仅关注皮损和症状,还需充分抑制亚临床炎症 [2]。
TCS 是 AD 的一线治疗药物,应根据皮损严重程度、年龄、部位、皮损分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强度,足量、足疗程使用。但应强调把疾病严重度作为首要因素考虑,不能单纯按照年龄选择药物,初治时选择强度足够的制剂,以求快速控制炎症,此后逐渐降低强度或外用 PDE-4 抑制剂或 TCI 替代 [3]。
对于存在激素恐惧的患者,应向患者解释短期规范使用激素是安全性可控的,如果患者仍有顾虑,可考虑使用非激素药物替代治疗 [4]。
中重度 AD 在诱导缓解阶段以快速控制瘙痒等症状为短期目标 [1],以瘙痒缓解作为指标,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吗替麦考酚酯等传统免疫抑制剂的起效时间为 8~12 周,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为 4~6 周,系统用糖皮质激素为 1~2 周,而高选择性 JAK1 抑制剂阿布昔替尼则在 24 小时内即可起效 [2]。
在系统治疗的同时,以局部用药包括弱效或中效 TCS、TCI 或外用 PDE-4 抑制剂作为背景治疗利于更快地获得治疗应答,并可延长缓解时间和降低复发风险 [2]。
3.采取合理策略,追求长期缓解
中重度 AD 或易复发 AD 在皮损控制后,应过渡到主动长期缓解,疗程不低于 16 周,期间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和间隔,同时在原皮损区间歇外用 TCS 或 TCI,同时全身外用保湿剂。外用 PDE-4 抑制剂 2% 克立硼罗软膏没有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 TCS 的不良反应,可用于包括皮肤薄嫩部位和皱褶部位在内的所有皮损,也可替代激素长期使用 [4]。另外,外用 PDE-4 抑制剂无日光暴露限制,更适用于亚洲轻中度 AD 皮损类型临床改善,长期使用可修复皮肤屏障。
作为基础疗法,还应指导患者合理洗浴和润肤,寻找并回避加重及诱发因素,从而预防 AD 复发 [1]。
4.重视健康教育,贯穿全程管理
健康教育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善 AD 患者依从性,从而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措施,应贯穿 AD 全程管理的始终,包括诊前教育、诊中教育和诊后教育,在不同的阶段向患者提供针对性的信息 [1]。
表 1 AD 全程管理不同阶段需向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信息

小结
AD 发病率不断升高,病程慢性而反复,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参照其他慢病管理的成功经验,国内外指南提出了 AD 全程管理的理念。申春平教授认为,近年来治疗手段的进步,特别是新型药物如外用 PDE-4 抑制剂、口服高选择性 JAK1 抑制剂等的优秀表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安全可管理的、高效且安心的选择,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保障了 AD 全程管理的效率。
约稿专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特应性皮炎的全程管理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1):5-15.
[2] 赵作涛,高兴华. 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系统药物达标治疗专家指导建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36(8):855-864.
[3]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等. 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1):8-18.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4):281-288.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PC 端请点击查看:舒坦明®说明书
移动端请点击查看:舒坦明®说明书
请点击查看:希必可®说明书
免责声明:请点击以上链接以获得说明书信息,此资料应仅在其原始链接位置观看。对于经其他途径查看到的内容,辉瑞不承担责任。
关于 AD 全程管理与临床用药,参与调研互动,分享您的临床诊疗经验!
最后编辑于 2023-09-22 · 浏览 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