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关于医生结构化面试你想了解哪些?有问必答~

发布于 2023-09-21 · 浏览 1608 · 来自 iOS · IP 江苏江苏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3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医昧平生 推荐

在园子里陆续分享了很多面试资料和技巧,帮助了很多同学上岸~

其实,面试备考的关键在于方向要对,只要大家能够认真地把这些资料进行理解领会,面试获取高分的成绩其实很容易!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两道真题~


1、门诊医生给老人开了药,老人回去吃错了剂量,副作用严重,儿女来医院吵架,你怎么解决?

米饭点评:

题目类型:应急应变题

破题角度:点题表态、控制现场、了解情况、解决“矛盾”、反思总结。


答:面对此种突发情况,我会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沉着应对,妥善的处理好,避免事态继续恶化发展下去。具体我会按照如下的方式处理。(点题+表态)

首先,简单了解情况,向患者家属表示歉意,努力安定家属情绪,告诉他们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现在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你们一定很担心焦急,这种情况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吵闹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无利于维权,现在最重要的是老年人的情况,关于这件事的追责可以稍微缓一缓,并请同我一起前往医生办公室或者接待室(一方面可以避免影响现场秩序,另一方面可以为安抚患者情绪营造良好环境)。

其次,询问家属具体的情况,如老年人服用了何种药物、剂量是多少、出现了什么症状、症状是否严重、目前是否已经得到有效治疗等。如果老人目前尚未就诊,我会建议家属立即带其于我院急诊内科就诊,同时汇报领导,予以开设绿色通道,先予以救治,并与急诊科同事联络,告知其我所了解到的相关情况,提前做好相应的物资准备工作,如洗胃机、心电监护仪等;如果老人目前症状已极大改善,那么我会建议家属仍有必要在48小时内做好陪护,以防病情有所变化,并表示自己会与其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再次,与家属沟通合适的解决办法。这件事的发生可能与医生诊治时疏忽与患者交代清楚或者没有写明服用的剂量,以致老人吃错了剂量,因此我会再次向患者家属道歉,并沟通具体的补偿方案。(具体解决方案)

最后,患者家属的投诉是我们工作得失的一面镜子,也是工作进步和改进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会认真吸取此次事件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这件事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我会建议单位领导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活动,讲解类似案例,使得所有医护群体在行医过程如履薄冰,始终保持高度谨慎、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开立处方或药物时,一定要详细告知患者服用注意事项,如每次服用剂量、每日服用次数、如何服用、何时服用、配伍禁忌、服用后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办等,做好每一件小事,完善每一个细节,尽量避免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对于老年人群或者自主能力差的人群,建议服药时一旁有家属监护,出现副作用情况及时就诊。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医院诊疗制度上的漏洞。我会向门诊主任或者医院领导建议,对于副作用大、安全剂量小的药物进行严格管控,限制门诊医生每次开立这些药品的数量。最后,我会总结类似应急事件的处理经验,投诉记录归档。(总结反思)(这里能体现应聘者的专业性,回答的好可以让考官眼前一亮)


2、最近医疗纠纷频发,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米饭点评:

题目类型: 综合分析题 (热点现象类) 

考察热点: 医患纠纷

破题角度: 点题表态 、危害 、原因 、对策 

注意: 针对背后的问题 (原因) 提出对策。


答:医疗纠纷频发的背后是医患矛盾的日益凸显, 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 (点题表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造成医疗纠纷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原因)

首先, 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巨大的精神压力, 使得医生顾此失彼,疏忽了人文 化 的关怀和沟通 。此外, 也不排除极少数“无良”医生医德医风缺失,为谋取 私利 错误治疗、过度治疗 。

其次,部分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出现医疗事故时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医生的责任, 甚至少数患者存在“大闹大解决, 小闹小解决, 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想法 。此外 , 大部分患者缺乏一定的医疗常识,忽略了医学是有局限性的,认为医学是万能 的, 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 对于疾病的预后有着过高的要求 。

再次, 医疗服务体系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国家对医疗投入比 例较低,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 且分配不均,“看病贵 、看病难”现象仍时有发生 。 可以说现在很多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是在替医疗改革行进速度太慢背锅 。

最后,无良媒体的不客观报道强化了社会对医方的负面刻板印象 。部分媒体将 个 案放大, 为追求看点甚至不惜断章取义 、扭曲事实, 严重误导患者, 进一步 激发 了患者对医方的不信任情绪 。

医疗纠纷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 (消极意义)

其一 、影响正常的诊疗 。医疗纠纷加重医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焦虑, 耗尽医生 本 就不多的“精力”, 医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此外, 医患之间的信任度越 来越 低, 医生为保护自己 、规避风险不得不给患者“全面”检查, 增加了患者 就医的 经济负担 。而患者也会对医生的诊疗方案持有怀疑态度, 不配合甚者抵制 , 疾病 无法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

其二, 激化医患矛盾 。医患本是同袍, 理应互相扶持, 但医疗纠纷的频繁发生 , 使得医患两个群体站在了对立面, 医闹 、伤医事件频繁发生 。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不能只盯着眼前矛盾 、缓解表面症状, 还要直击“病灶” 所 在, 从源头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 。 (对策)

第一, 要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劳逸结合, 同时关注医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 树立“仁心仁术”的职业理念 。而医务人员自身也要加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 识, 提高专业技术, 同时注意人文化的关怀, 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口碑 。医 院可以 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评, 讲解医疗纠纷典型事例, 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

第二 、患者需要科学理性地看待疾病 、治疗手段, 知晓医生并不是万能, 很多 疾 病无法治愈, 了解并接受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的客观结果, 应该对自己的 就诊 医生多一点宽容 、理解, 更应该尊重每一位医生的工作, 心怀感恩之心 。 发生医 疗纠纷时, 要通过合理 、合规 、合法的途径表达自身诉求, 维护自身权益 , 避免 采取过激行为 。

第三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让患者享受到方便实惠的医疗服务 。一方面, 加大医 疗财政投入,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推进医保全国统筹, 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降低 困难群众就诊后顾之忧, 调节医患之间由于经济压力而引发的矛盾; 另一方面 , 医疗改革应加强创新思维, 充分利用互联网 、5G 技术等推进远程医疗, 使 “优 质医疗资源”下沉, 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均等化水平, 解决医疗资源总量 不足 、 分布不均衡的难题 。早日实现足不出户看名医专家, 解锁看病难问题, 让“信息 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大大提升百姓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

第四 、发挥媒体社会“黏合剂”的角色 。社会舆论应该以一个客观公正的视角 看 待医患纠纷, 媒体不能在医患纠纷中煽风点火, 放大矛盾 。应为化解纠纷 、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发出理性 、理解的声音, 努力凝聚爱医 、护医 、支医的正能量, 形 成全社会崇敬 、感恩 、关心 、关爱医务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全社会对于医护人员应有的回报,也是全社会的福祉所在 。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努力,一定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共筑和谐的医患关系 。


关于医生结构化面试你想了解哪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有问必答~


最后编辑于 2023-09-21 · 浏览 1608

3 30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