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淡豆豉:一药而有二性味

发布于 2023-09-19 · 浏览 632 · 来自 Android · IP 云南云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3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淡豆豉:辛、甘、微苦,性寒或味辛,性微温。既能发散表邪、透邪外达,用于治疗四时感冒,发热、恶寒、恶风、头痛等症,又能散郁清热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后期的余热未尽,以致胸中烦闷、虚烦不眠等症。

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成熟种子经加工发酵而成。

问:为什么淡豆豉一药有两种性味?

答:淡豆豉制法,二法所制性亦有所不同。

(1)通常于夏季将黑豆洗净、蒸熟,摊在席上,用桑叶、鲜青蒿盖在上面,使发酵成黄色后取出,去其桑叶、青蒿,拌以清水,放入瓮内,封口置于露天晒三星期,然后取出晒干备用。味辛、甘、微苦,性寒。

(2)每百斤黑大豆,用苏叶、麻黄各2000克,水浸汁,将黑豆煮透,药汁煮干,倒于竹匾内,晒至八成干后,装入大坛内,夏季三天,冬季五天,待其充分发酵,取出晒至将干,再行蒸透,然后晒干收存备用。味辛,性微温。

按:《本草纲目》:“谷部·大豆豉。气味:(淡豉)苦、寒、无毒。(蒲州豉)咸、寒、无毒。主治:伤寒发汗...伤寒不止不解,胸中闷恶...血痢不止...疟疾寒热...盗汗不止...痰喘...膝挛骨痛...喉痹不语...口舌生疮,胸膈疼痛...胎动...小儿丹毒...背痈...蠼螋尿疮...筋骨跌伤...服药过量...脚肿...”

伤寒 (21)

最后编辑于 2023-09-19 · 浏览 632

2 1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