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淡渗利水,竟也有“明目”的特殊功效
车前子治目疾及跌打损伤的意义
作者/成孚民
简介:成孚民(1906-1996),五十年代到新疆,历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新疆分会会长,自治区科协、政协委员,自治区中医院副院长、顾问,自治区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解放初期的新疆地区医疗还不发达,成孚民把内地的中医技术带到了边疆。他在新疆工作四十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事业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和中医研究所的创建、培养中医人才、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新疆中医界鼻祖。他几十年来为新疆的中医药事业呕心沥血,为西北边陲人民的医疗健康默默奉献。他高尚的医德,影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广大年轻中医。成孚民从医近六十年,在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他对中医历代名家学术思想潜心研究,吸取精华为己用。他精于辨证,谴方用药别具风格,他所创的治疗痫证的经验方“安神定痫汤”入选《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
车前子
- 《本经》: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 《别录》: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
肝开窍于目,肾为肝之母,因此,凡治疗目疾者,除治风火外,多以肾水不足肝肾阴虚论治,认为淡渗利水,必致肝肾之阴更为耗伤,皆避而不用,《别录》言车前有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的作用,应怎样理解呢?
邹润安《本经续疏》是这样讲的: “水流气顺则下益于精,血荡水随,……水道不利,而溺涩因湿而痹者可除,即目赤痛而不明者亦可已。”可见气不顺(化)则水停于中,水精不得四布,势必影响到精的化生,即精无所益。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
这说明了五脏六腑的精气一旦得不到充盈而不能上注于目,就会发生各种眼疾;另一方面,小便滞涩不利则水湿可以停留于中。胃为水湿所困,不能把五脏六腑之精气敷布全身,上注于目,目中之精气受到水邪的干扰,凡此均足以酿成目疾。
故治目疾用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以淡渗祛湿,清利水湿,养胃益精,水湿祛除,精气敷布,眼疾自除。
由此可见,《本经》论治药物功用之精,《别录》对药物主治叙述之妙,深为可贵。
另用车前子,配伍麻黄、荆芥、甘草,组成麻荆车甘汤,治疗跌打损伤颇有效验。凡跌打损伤者,无论内外伤,立即煎服或研末冲服,如药后汗出小便利,每可防止病情恶化,然后再请外伤科医生治疗,实属有益无害的简易方剂。方中之麻黄、荆芥,可以开腠理,通血脉;车前通利小便为要药,以救伤科患者每以尿闭之逆证,立意极精,幸勿以药微价廉等闲视之。
各家本草,虽多言车前淡渗不走气,有益肾固精及明目的作用,但必须明确这些效用,都是从通调水道除湿痹而来的,若小便频数甚至失禁者,切不可用。
•本文摘自《成孚民医案医话》(1986年)丨编者/成孚民。
最后编辑于 2023-09-18 · 浏览 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