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子宫单纯脏性粘连的形态差别和类同
两例术后子宫肠襻粘连,引发反复机械性肠梗阻,接受诊疗,气腹CT腹膜腔三维成像,腹腔镜粘连松解手术。术后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它们的诊疗特点分析比较如下:
例一,wangxu,女性,45岁,住院号:317232,23-6-12入院。患者一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一周起,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保守治疗5天缓解。其后间断类似发作四次,均保守治疗缓解。

例一患者腹部照片,下腹部横切口。
例一患者wangxu腹部照片,下腹部横切口。
例二,liuxiufang,女性,42岁,住院号:308788,22-9-4入院。患者一年前因宫外孕行剖腹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三月突发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诊断为肠梗阻,行禁食、输液、保守治疗3天后缓解。其后类似发作两次,均保守治疗缓解。

例二患者liuxiufang腹部照片,下腹正中纵向手术切口。
例二患者liuxiufang腹部照片,下腹正中纵向手术切口。
气腹造影CT检查腹膜腔三维成像:
例一wangxu,未见明显腹腔粘连。

例一wangxu,平卧位,腹膜腔三维成像,下腹未见腹壁粘连。形态正常。请注意同腹腔镜下所见对照,完全吻合。
例一wangxu,平卧位,腹膜腔三维成像,下腹未见腹壁粘连。形态正常。请注意同腹腔镜下所见对照,完全吻合。

例一wangxu,腹膜腔三维成像,右侧卧位,箭头所示,子宫壁无粘连。
例一wangxu,腹膜腔三维成像,右侧卧位,箭头所示,子宫壁无粘连。

例一wangxu,腹膜腔三维成像,左侧卧位,小肠坠向左侧腹腔,呈平铺状。与子宫右侧壁粘连之小肠襻,呈轻度悬吊状。非有经验,不易识别。
例一wangxu,腹膜腔三维成像,左侧卧位,小肠坠向左侧腹腔,呈平铺状。与子宫右侧壁粘连之小肠襻,呈轻度悬吊状。非有经验,不易识别。

例一wangxu,腹膜腔三维成像俯卧位,箭头所示子宫后壁和右侧卵巢囊肿,未见粘连结构。
例一wangxu,腹膜腔三维成像俯卧位,箭头所示子宫后壁和右侧卵巢囊肿,未见粘连结构。
例二患者liuxiufang,因子宫与前腹壁轻度粘连,子宫小肠粘连较易辨识。

例二liuxiufang,腹膜腔三维成像,平卧位,下腹和子宫壁粘连肠襻,呈现旋转花纹样特殊形态。
例二liuxiufang,腹膜腔三维成像,平卧位,下腹和子宫壁粘连肠襻,呈现旋转花纹样特殊形态。

例二liuxiufang,腹膜腔三维成像,侧卧位,箭头清晰显示小肠襻和子宫右侧壁粘连,呈现悬吊状影像。并见右侧卵巢囊肿改变。
例二liuxiufang,腹膜腔三维成像,侧卧位,箭头清晰显示小肠襻和子宫右侧壁粘连,呈现悬吊状影像。并见右侧卵巢囊肿改变。

例二liuxiufang,腹膜腔三维成像,侧卧位,箭头清晰显示小肠襻和子宫右侧壁粘连,呈现悬吊状影像。

例二liuxiufang,腹膜腔三维成像,俯卧位,箭头显示子宫后壁光滑无粘连。
例二liuxiufang,腹膜腔三维成像,俯卧位,箭头显示子宫后壁光滑无粘连。
腹腔镜探查:
例一wangxu,腹腔镜下多肠襻子宫粘连,粘连近端肠襻见慢性梗阻性改变。

例一wangxu,腹腔镜下下腹形态,基本正常,未见腹壁粘连。
例一wangxu,腹腔镜下下腹形态,基本正常,未见腹壁粘连。

例一wangxu,腹腔镜下,推开表面遮盖的小肠,显示多个小肠襻与子宫右侧壁粘连。
例一wangxu,腹腔镜下,推开表面遮盖的小肠,显示多个小肠襻与子宫右侧壁粘连。

例一wangxu,小肠襻自子宫壁松解,箭头所指显示粘连近端肠襻慢性梗阻三特征:肠管口径增粗;肠壁增厚;肠壁颜色变浅去光泽。粘连远端肠襻正常口径厚度和红润光泽。
例一wangxu,小肠襻自子宫壁松解,箭头所指显示粘连近端肠襻慢性梗阻三特征:肠管口径增粗;肠壁增厚;肠壁颜色变浅去光泽。粘连远端肠襻正常口径厚度和红润光泽。
例二liuxiufang,腹腔镜下见单一肠襻子宫粘连,肠襻未见慢性梗阻性改变。

例二liuxiufang,腹腔镜下,单一小肠襻与子宫右前壁粘连,覆盖在子宫表面,远近端口径厚度和色泽无明显差异。
例二liuxiufang,腹腔镜下,单一小肠襻与子宫右前壁粘连,覆盖在子宫表面,远近端口径厚度和色泽无明显差异。

例二liuxiufang,腹腔镜下,与子宫右前壁粘连小肠襻,部分掀起,显露粘连接触面。
例二liuxiufang,腹腔镜下,与子宫右前壁粘连小肠襻,部分掀起,显露粘连接触面。

例二liuxiufang,腹腔镜下,子宫前壁粘连的小肠襻已分离。显露子宫与前腹壁的轻度粘连,使子宫稍稍贴近前腹壁。并见右侧卵巢囊肿。
例二liuxiufang,腹腔镜下,子宫前壁粘连的小肠襻已分离。显露子宫与前腹壁的轻度粘连,使子宫稍稍贴近前腹壁。并见右侧卵巢囊肿。
讨论:
1、小肠子宫粘连,是单纯性的脏性粘连,为影像检查的困难类型。例一无子宫腹壁粘连,子宫位置处于腹腔深处,小肠子宫的脏性粘连易遮掩,不易形成特征性悬吊结构的影像证据。术前气腹CT腹膜腔三维成像,缺乏经验,判断为正常。结合手术所见,再度观察三维成像,始发现子宫右侧壁小肠襻,有可确认的证据。例二有轻度的子宫腹壁粘连,子宫位置相对变浅。子宫小肠襻粘连,影像特征较明显,术前获得确认。
2、两患者均表现有机械性肠梗阻反复发作,粘连松解术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例一呈现有小肠慢性梗阻的三特征,即肠管扩张,肠壁增厚,颜色变浅去光泽。该三征为粘连直接导致肠道运行受阻的客观证据。而例二肠襻未见明显形态改变,推测梗阻为内疝机制。小肠与子宫粘连,使盆腔入口变小,成为内疝入口。当空虚肠襻坠入盆腔,并不呈现受阻,唯有肠内容物充盈坠入盆腔肠襻时,充盈的肠襻在疝口(盆腔入口)不易排空出现梗阻。故不表现出局部肠襻的慢性受阻。
最后编辑于 2023-09-19 · 浏览 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