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反应的关键预测因子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反应的关键预测因子
Nature [IF:64.8]
背景及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NB)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为阴性的乳腺癌,被称为“最毒乳腺癌”。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在TNBC患者治疗中效果不佳,而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的免疫疗法(ICB)能够使部分TNBC患者获益,但这部分对免疫治疗响应良好的患者区别于非响应患者的特征目前仍不清晰。由于免疫检查点受体与配体的多细胞间互作是ICB的主要靶标,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类型、激活状态和空间分布可能有助于了解ICB如何重塑肿瘤微环境和疗效评估;
方法: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NeoTRIP)中,采用成像质谱流式细胞分析技术(Imaging Mass Cytometry,IMC),检测了使用免疫疗法(化疗联合抗PD-L1免疫治疗)的TNBC 患者的肿瘤样本(治疗前243例;治疗早期207例;治疗后210例),分析了其中43种蛋白质的表达和空间分布;
结果:①共获得148个组织细胞特征(包括细胞密度、同型和异型细胞间作用,细胞增殖特征各37个),其中增殖型CD8+TCF1+T淋巴细胞和MHCII+肿瘤细胞的比例是ICB治疗响应的主要预测因子,其次是B淋巴细胞和颗粒酶B+T淋巴细胞与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②在治疗过程中,对免疫疗法敏感的肿瘤细胞含有丰富的颗粒酶B+T淋巴细胞,而耐药的肿瘤细胞则以富含CD15+细胞为特征。③分别用治疗前和治疗早期组织细胞特征预测ICB治疗响应的平均AUC均为0.77,而联合两者可显著提高预测性能(平均AUC=0.82);
结论:多细胞空间分布是三阴性乳腺癌ICB疗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并提示系统统计肿瘤微环境细胞分布将有助于实现肿瘤精准免疫治疗。
最后编辑于 2023-09-18 · 浏览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