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舍脉从症

发布于 2023-09-13 · 浏览 427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3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舍脉从症

高辉远,刘跃进,郭其来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在通常情况下,脉症是相符的。但临床上也不乏脉症不相符的情况,举例如下。


1. 脉大并非尽属邪盛


《内经·脉要精微论》云:“大则病进。”后世亦大多以脉大为邪盛病进之象。然而我发现某些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非急性发作期,症以胸闷气短、咳喘乏力、动则喘甚为主,其脉大而微弦,尤以寸关部为显,仍示邪盛之象。倘若以脉为凭,唯以苦寒泻肺,祛邪平喘为务,难免有伤正耗气之虞。


“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说明虚劳之病可见脉虚,亦可见脉大。久病必虚,久虚而劳,肺心病患者系久罹咳喘,肺病及肾,以本虚标实为其病理特征。


在急性发作期,常以邪气壅肺为主要表现;在非急性发作期,则以肺肾两虚为主要矛盾。临证者切不可以脉大有力而忽为邪盛,不忘前贤“至虚有盛候”之戒。


2. 脉弦并非尽属实


在诊治老年病的实践中,我发现不少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血脉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而出现生理性的弦脉。这种健康老年人出现的弦脉,实质上是人体正常衰变的现象,当视为“平脉”,不可妄断为病脉。


另外,有些老年人曾因患过高血压病,经治疗后,血压已趋正常,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犹存,故常在诊病时,出现辨证为虚候,其脉反呈“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之象。


这种肝风已息、肾精亏匮之体,最忌攻伐,辨治时切切慎之。


3. 脉数并非尽属热


临床上有的心脏病患者,因心功能不全而致“心力衰竭”,其脉一息6~7至,甚可8~9至。此时切不可以脉数为热,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而辨。


我根据患者心悸、气短、胸闷、舌淡等心阳气虚之象,施以益气养心、调和营卫之方药,往往奏效。


有一次学生为之疑惑,脉数为何用桂枝?


我释之曰:此脉数非为邪热,乃心阳虚弱,心气鼓动无力,以数而济之,故温心阳、通心气,正合病机。


此外,临床上还会出现因使用西药而致的“数脉”,如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后,常使患者脉搏加快,呈现数脉。此种数脉有一定的时间性,故不可以之为辨证依据。


4. 脉迟并非尽属寒


临床上应用某些西药可致脉搏减慢,出现相对“迟脉”。如心脏病人使用心得安、洋地黄等,可呈现迟脉。


这种因药而致的脉象,往往掩盖了疾病本来的病理征象,实为脉诊中的“假象”。诊察时尤当详问既往用药情况,方可知而不惑。


鉴于人体生理变化,各种疾病以及西药的应用,对脉象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医者须知其常而达其变,方能在“脉症不符”的情况下,舍之有理,从之有据,以免“刻舟求剑”。


内容来源:《中医杂志》1989年

作者:高辉远,刘跃进,郭其来

肺源性心脏病 (37)

最后编辑于 2023-09-13 · 浏览 427

1 2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