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外、后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一例。
1.患者,女,20岁,因"扭伤致右踝肿痛、畸形伴活动受限10天"于9-4入院;卫生院只注意到外踝骨折,后踝骨折及下胫腓分离漏诊,予以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
2、查体:右踝关节明显肿胀,半脱位畸形,外侧压触痛,骨擦感、异常活动,踝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正常。余(-)。
3、辅助检查:①X线:右外、后踝骨折伴踝关节脱位,骨折断端移位。②踝关节CT:右侧外、后踝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
4.完善检查,9-5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外、后踝骨折及下胫腓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5.术中首先取外踝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层及骨膜,显露骨折端,见左腓骨远端骨折,长斜型。清除骨折端积血及软组织,予骨折复位,上3孔腓骨接骨板板,电钻依次钻孔,拧入螺钉固定。骨折端牢固可靠,对位对线良好。向后方分离至胫骨远端后侧,触及后踝骨折块,然后将后踝骨折复位。然后取踝前纵行切口,长约4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及骨膜,牵开胫前肌腱,于踝关节面上方自前方向后踝钻入二枚克氏针固定,钻孔拧入1枚拉力螺钉,C臂机透视见骨折端复位良好,内固定物位置满意。接着经腓骨内固定螺钉孔平行向胫骨钻孔,自内侧穿出,拧入带线锚钉,将线尾经胫骨及腓骨骨孔向外侧自接骨板螺钉孔引出,将分离的下胫腓复位,点状复位钳夹紧,收紧缝线,C臂机透视见踝关节间隙稍宽。冲洗切口,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石膏托外固定制动。
6.术后摄片复查:右外后踝骨折金属内固定后复查: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周围见石膏外固定影,踝关节内侧间隙稍增宽。下胫腓未完全复位,踝关节间隙增宽,求教下一步如何处理?






















帯线锚钉拧入胫骨内侧,经骨孔引入外侧,骨髄道位于外踝板的螺钉孔


刚手术结束的片子(石膏不标准,跖屈位)

调整为中立位石膏后片子

下面几张图选自刘月驹老师公众微信号《千里骏骨》中“踝关节骨折经典图”一文中






最后编辑于 2023-09-10 · 浏览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