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乙状结肠穿孔致腹膜后多菌性孤立性脓肿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智我咋2
    您的案例《乙状结肠穿孔致腹膜后多菌性孤立性脓肿》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9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23-09-09 · 浏览 908 · IP 江西江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6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85岁

主诉:腰痛加重3周

简要病史:CT提示左侧腹膜后脓肿和左侧肾积水,遂转至我院。食物摄取不足(这可能是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原因)。

既往史:无结肠癌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高白细胞计数(14000/μL)和高 C反应蛋白(30.0 mg/dL)。低蛋白血症(1.8 g/dL) 。血培养:大肠埃希氏菌(对抗生素敏感),尿液培养结果为阴性。

img

临床诊断:乙状结肠穿孔,腹膜后脓肿,左侧肾积水(脓肿压迫左侧输尿管)

治疗经过:脓肿从膈下向左侧髂腰肌扩散(Figure 1)。1)检查腹腔内的脓肿形成空间,2)开放式手术引流腹膜后脓肿包括腰大肌脓肿,3)结肠造口术。 CT 引导下经皮腹膜后脓肿穿刺引流。在诊断为腹膜后脓肿的情况下,开始使用每天12克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抗生素治疗。因为脓肿广泛存在,选择开放性手术,需要在腹膜后的多个部位引流,包括腰大肌。

手术第一阶段的手术结果证实腹腔内没有脓肿。我们决定切除乙状结肠穿孔部分,一旦感染解决,避免播散后腹膜脓肿进入腹腔。腹膜后引流后建立横结肠造口。在触诊可疑乙状结肠穿孔部位时,发现质地坚硬、固体物质,这增加了肿瘤的可能性,尽管手术前肿瘤标志物没有升高。脓液和切除的组织(肌肉和皮下组织)培养呈阳性反应,发现有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多形拟杆菌、李氏拟杆菌、微小微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对抗生素较敏感,而两种拟杆菌属细菌对氨苄西林较不敏感。

手术引流后,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炎症反应得到改善。然而,术后22天发热复发。CT 显示大部分腹膜后脓肿和左肾积水已经消失(Figure 2) ,但病人在肺 CT 后被诊断为肺炎(数据未显示)。

img

讨论:

乙状结肠穿孔致孤立性腹膜后脓肿.pdf (294 KB)
腹膜后脓肿 (6)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3-09-09 · 浏览 908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