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分享 | 原创柴胡桂枝汤合指迷茯苓丸治疗肩周炎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50岁
主诉:左侧肩周痛1年余。
简要病史:近1年余来,左肩周痛,肩部明显萎缩,疼痛致夜不能寐。便秘。
体格检查:左侧三角肌和冈上肌轻度萎缩。左盂肱关节压痛明显。平举不超过30度,舌淡苔根粘腻,脉滑尺脉沉。
辅助检查:MRI结果示:左侧肩袖关节囊、间隙喙缘肱韧带增厚。
临床诊断:原发性冻结肩
治疗经过:康复、针灸推拿、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
处方:柴胡9克,炒白芍12克,羌活10克,桂枝6克,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鬼箭羽10。七剂。忌运动。睡前局部艾草暖宝宝为局部温热。
七贴后,晚上疼痛明显减轻,信心大增,上方加制川乌3克。后以此方加减治疗三月余。几乎肩周无疼痛,予以丸方,巩固三月。患者痊愈。
讨论:肩周炎也叫冻结肩、五十肩。中医寒凝痰湿凝结,特别是病程半年以上,夹杂淤血,不通则痛,使得疼痛更加厉害,连穿衣服都难以进行,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伤寒论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原方组成: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擎)、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用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本条论述太阳表证未罢,而邪已进入少阳,形成太阳少阳并病的证治。伤寒虽已六七日,但仍有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说明表邪尚存;微呕,心下支结,是外邪已入少阳。本证属太阳少阳并病,故治用柴胡桂枝汤太少两解。
《指迷》)茯苓丸《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之和阵有以下内容:(《指迷》)茯苓丸:治人有臂痛,手足不能举,或时左右转移。此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能流行,上与气搏,脾属四肢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者是也。但治其痰,则臂痛自止。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者,用此则愈。此治痰第一方也。
两方合用对于肩周炎效果蛮好的,可以给大家提出一点思路,其中好的经验反而不建议患者运动,强行运动导致关节肌肉组织水肿,晚上疼痛更加厉害。而是以局部艾草暖宝宝为局部温热。正好符合局部寒湿痰饮淤血,当以温药和之之义,反而疼痛好得快一些。
最后编辑于 2023-09-09 · 浏览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