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干货笔记|凝血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咋办

临床检验版版主 · 最后编辑于 2023-09-09 · IP 广东广东
1641 浏览
推荐、达人点赞 等 3 项荣誉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1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一、血小板数量正常或增高,为什么出血?


一例女性患儿,有反复出血史,最严重一次因颅内出血进过ICU,但凝血常规、血常规结果均无异常,未找到确切病因,稍好转后来我院就诊,有经验的儿科教授开出了血小板聚集试验、VWF、XIII因子等特殊检查,最终发现血小板聚集试验中:二磷酸腺苷、胶原、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诱导聚集率均极低,仅瑞斯托霉素诱导聚集率基本正常,可考虑诊断血小板无力症,即血小板数量正常,但与纤维蛋白原结合的位点有缺陷,无法正常聚集。


一个简单的试验就为患者找到了病因,这凸显了关注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性。另外提一下治疗:尽管血小板无力症的常用治疗手段仍主要是对症输注血小板,但由于患者存在血小板表面受体的缺陷,输注外源血小板容易刺激机体产生同种抗体,导致长期输注效果不佳,很多报道表明应用活化VII因子制剂对于急性期止血效果良好。输注凝血因子对所谓的一期止血缺陷竟然也很有效! 这实际上佐证了基于细胞的现代凝血理论的部分观点。


不仅血小板数量正常要关注功能,血小板数量增多也可能要考虑功能缺陷。本实验室遇过不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因出血而送检血小板聚集试验,多表现为二磷酸腺苷及肾上腺素诱导的聚集率显著下降,由于造血功能异常,这类患者生成的血小板尽管数量增多,但质量并不合格,合成时可能丢失血小板表面受体,以Gi蛋白偶联的二膦酸腺苷及肾上腺素受体缺陷较常见。

血小板无力症
6 18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