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进修记-第二十八回-胆囊癌反复被征服,曙光初现?
胆囊癌远处转移了就没有根治性手术的机会了,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也有例外,比如最近这个:
老吴54岁,春节后因上腹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CT报告:胆囊结石、胆囊壁增不均匀增厚强化,肝右叶、门静脉右前支、胆总管、右肝管受累。CA19-9:700U/L。他说被确诊胆囊癌如五雷轰顶一样,吓得赶紧来到北京最好的某医院诊治。手术当天先腹腔镜探查,发现胆囊附近的大网膜一枚结节,术中取活检,冰冻病理报腺癌,结合病史,考虑为IV期胆囊癌,无根治性可能,放弃。
考虑自己年纪不大,不死心于是来求诊我院。检查可见胆囊癌侵犯肝脏,右前肝蒂亦被侵犯,同时可见右肝管继发扩张,如图:

多学科讨论后,决定使用既往行之有效的转化治疗手段:HAIC+仑伐替尼+PD-1,分别于4月29日、5月28日、6月26日行三周期治疗。再次评估,效果惊人:

上面普美显磁共振提示肿块明显缩小,几无强化,原本扩张的右肝管也不扩张了。PET报告更是震撼,报告几个关键字进行了标记(你品,你细品,似乎能感觉到出报告的老师也非常喜悦):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都降至正常:

影像学上CR了!机会窗口显现,不能贻误战机,手术!
大致流程:1、腹腔镜探查,未见转移灶;2、开腹切除胆囊附近大网膜,未发现上次外院手术区域异常结节;3、探查第一肝门,病灶距离胆总管很近,决定右半肝联合肝外胆管切除确保根治;4、清扫淋巴结,包括16组;5、胆肠吻合。关键图片:



病理报告:(右半肝及肝外胆管)胆囊低分化癌,结合免疫组化符合腺鳞癌,肿瘤弥漫浸润胆囊颈至胆囊底部,侵透浆膜层,肝脏面侵及肝实质,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小巢状及腺样排列,大部分肿瘤细胞坏死伴慢性炎细胞浸润、胆囊壁纤维化伴玻璃样变,符合治疗后改变。可见神经侵犯,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胆囊颈切缘、肝脏切缘、左肝管断端均未见癌浸润。送检(胆管下切缘)未见癌浸润,周围见淋巴结1枚,未见转移癌。其余肝组织呈轻度大-小泡混合性脂肪变性。胆囊颈淋巴结0/1枚、(16组淋巴)0/4枚、(12组淋巴)0/1枚均未见癌转移。(网膜结节)脂肪组织未见癌浸润。(肝门部神经)神经纤维未见癌浸润。免疫组化:CK7(+)、CK19(+)、CK20(+)、CDX-2(-)、Muc-1(+)、Muc-2(-)、Muc-5AC(-)、Muc-6(-)、MLH1(+)、MSH2(+)、MSH6(+)、PMS2(+)、P40(部分+)、Syn(-)、EGFR(2+)、HER-2(0)、KI-67(index70%)。
老吴术后恢复顺利,无任何并发症,第8天出院。
本日记的第十三回、第二十四回也记录了几例治疗效果很好的胆囊癌,一年来类似成功案例多次初现,似乎嗅到了一丝新的气息,心底隐约感觉这种癌症之王被攻克的曙光似乎就要来临!


最后编辑于 2023-09-06 · 浏览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