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科研专职人员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余洪猛课题组专职科研人员公告
一、主要研究方向:
以鼻息肉及鼻咽癌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TH2炎症机制在鼻息肉的作用,以及环状RNA在鼻咽癌的作用机制研究等
二、招募需求
专职科研人员
要求:
(1)具有或即将获得生物化学、基础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后学位。有扎实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基础,熟练掌握常用分子、细胞及动物实验技术。
(2)具有完整的课题研究经历,具有发表sci论文的经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影响因子大于10分至少一篇)。
(3)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4)有从事免疫与炎症相关基础的研究背景优先,特别是TH2炎症;或者肿瘤机制研究背景。
三、岗位待遇
工资面议
四、课题组介绍
余洪猛简历: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鼻科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过敏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鼻咽癌防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六届理事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内成立首个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建立了复发性鼻咽癌外科治疗创新体系,牵头制定了首个《鼻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在国际上提出了鼻咽癌的内镜手术新分型,率先采用颈内动脉栓塞、覆膜支架置入和DSA术中护航技术,创新使用颞肌瓣、颏下瓣鼻咽颅底修复等技术,开创了侵犯到颈内动脉的晚期鼻咽癌的挽救性手术切除和重建,挽救了大量晚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生命。在嗅觉相关疾病领域,致力于嗅觉障碍的基因及细胞治疗研究,利用嗅觉干细胞及类器官培养与移植促进临床研究成果的转化。主持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卫健委多学科协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上海市启明星人才计划、上海市重大创新临床项目等多项重大、重点项目及课题。获批专利二十余项,主编及主译出版专著共六部。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西藏自治区第七批优秀援藏干部人才”、“上海医务工匠”、“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志愿者”、“钟杨式好党员”、复旦大学“优秀医生”等荣誉称号!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 (上海) 分会 专业学组组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鼻科学组副组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过敏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鼻咽癌防治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解剖学会第十六届理事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鼻颅底肿瘤及嗅觉专病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委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耳鼻喉科专家委员会委员(鼻颅底外科学组)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医师协会耳鼻喉科医师分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荣誉 “上海医务工匠”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钟杨式好党员” “西藏自治区第七批优秀援藏干部人才” 复旦大学“优秀医生” 科研成果 主持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卫健委多学科协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上海市启明星人才计划,上海市重大创新临床项目等多项重大、重点项目及课题 研究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主编出版《耳鼻咽喉科疾病处方》、《鼻内镜检查与诊断图谱》、《内镜鼻咽癌手术分型解剖与手术图谱》和《鼻咽癌手术3D内镜解剖图谱》专著4本,额窦(TheFrontalSinus)和鼻窦及颅底内镜手术入路分步解剖操作指南(EndoscopicApproachestotheParanasalSinusesandSkullBase)译著2本。
五、联系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及代表作电子版分别发送至:18879117831@163.com(李医师),邮件注明“科研专职技术员应聘”,并将发表的文章附在邮件中,欢迎来信咨询。
最后编辑于 2023-09-03 · 浏览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