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是的,我的病人死了

发布于 2023-08-30 · 浏览 7449 · 来自 Android · IP 江西江西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5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lm1971、正在邪不干 已点赞

当临床医生也9年了,见过很多各种死亡的患者,有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破裂、脑出血、肺栓塞、车祸外伤、坠楼等等。都说医生的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然而成长的路上,让人难过的不是一次次的荆棘满地、遍体鳞伤,而是在这过程中,你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人死别生离。心内科医生,治疗的病人死亡也算是比较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情。

    贺**,第一次见他,是在2018年立夏吧,当时他刚从南昌装了一个 ICD (埋藏式心脏除颤器)回来,为什么要装这个东西,因为他心肌病 频发室速,像这种心律失常,我们跟病人沟通的时候,会用到这个词:恶性心律失常。心脏一分钟可以跳到200次,而ICD就是关键时刻能给他电击一下复律的。到我这里的时候,他只能端坐着呼吸,身上从脚上一直肿到了腰部,用手轻轻一按,可以凹进去一个深坑。检查一出来,全心衰竭、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肝功能不全、下肢静脉血栓、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这么说,这个人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为什么第一个想到的是他,对他印象如此深刻呢?因为他老婆。他们两夫妻是小学的老师,可以看得出来,他的老婆很爱他,很迁就他。但是这也给我们的治疗增加了一点点小麻烦。像这种病重患者明明跟她说过了需要绝对卧床,她却放任他自己下床跑去卫生间上厕所,结果,在厕所发作室速,估计ICD超速抑制后没有效果,直接放电。病人在厕所里“啊”的一声,护士急忙呼叫医生,推着抢救车跑到病房,把他从厕所弄回床上。有的时候,放纵是爱也是害。经过这次惊吓,接下来的两天,病人和家属也还算配合治疗。但是,病人来到医院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医生能做的只是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而生死,不是谁能预料以及左右的。第三天的凌晨5点,他还是因为心力衰竭心脏骤停了。

    是的,我的病人死了。他的老婆,在他离开的时候,没有涕泗滂沱,没有泣不成声,反而特别释然。她的那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这个病,加重一年多了,每天晚上睡觉都只能坐着,坐着还在那里喘气,活着太累了、太难了、太苦了,走了也是一种解脱。有些话,听起来很淡然,我知道,她对他有多留恋,有多眷恋,有些人就是这样,把爱埋在心里。

    刘**,2016年开始在我们科住院,他其实算是反反复复发作住院的老病号了。一个左室射血分数只有19%,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这是一个评估左心功能的一个很简单明了的一个数值,正常人50-70%。经常给病人和家属的一个比喻“心脏里面有100毫升的血,正常人的心脏,要喷出去50毫升,而他,只能喷出去19毫升”。他在我脑海里,只有一个初印象“有点作、有点倔”,为啥这么说,每次值班和查房,给他用的药他都需要自我斟酌一翻。有的时候他会还说,我不想用这个药,我想用什么药。估计很多医生都会碰见这样自以为久病成良医的病人。第一次接诊这个病人应该是2018年12月,那年的冬天,确实比较寒冷,因为受凉,感染了肺炎,心衰加重了。就是那次,因为托伐普坦没药了,他自己也买不到,普通的利尿剂静脉推泵效果也不好,小便出不来,心衰难以改善,我就尝试用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推泵给他扩张肾动脉,结果,真的有奇效,第二天24小时尿量竟然有2000ml。当一个病人,你通过自己的治疗方法,让他症状得到改善,他人觉得舒服了,你也就得到了他的信任,此后,每次住院他都会来找我。每次,他都会问一下:刘医生,能不能给我泵点多巴胺?从此,他在我们科就有了一个称号:泵多巴胺的男人。2020年2月,元宵节第二天,那天是个星期天,他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刘医生,我想来找你住院了,又胸闷了。我说,你来吧。不过今天我不在医院,你直接到住院部,有值班医生。第二天上班,我发现他没来,也就想是不是去别的医院了。大概过了半个多月,冥冥之中就脑海里一闪而过,想起这么个病人。我给他老婆打了个微信语音,他老婆告诉我:刘医生,那天你休息、不当班,我老公就去了县中医院,当天晚上就走了。要是你在医院,去了你那里,有可能就不会走。

   是的,我的病人死了。死亡是没有迹象的,谁也没想到,那天的一通电话,是我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今天不一定是今天,也可能是最后一天。珍惜当下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沿途的风景。

   周**,这是一个80岁的特别瘦小的老太太,体重70斤不到,但是她的声音很洪亮,听力也特别好。如果她心衰不发病,看到她的人,都会认为她是一个中气十足、身子硬朗的小老太太。心衰病人,有个五年生存率的说法,大概50%左右。跟这个老人家打交道应该有六年了,也是一个射血分数很低的心衰患者,最低的时候,左室射血分数仅仅只有16%。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子女孝顺、家庭和睦,老太太被照顾的很好,吃药也规律。这六年,隔三差五,在我们科总共住了11次院。我记得第一次住院,她问我:“这个病能治好吗?”,我回答:“治不好,但是,你好好吃药,可以带病长寿”。她女儿私下到办公室找我,说“刘医生,你等下好好跟我妈说一下,让她在家里不要拜佛了,身体不好,又要折腾这些。”。我说“老人家身体不好,有信仰,求佛祖保佑,可以理解,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出院前,我还是特意叮嘱她:“回去好好吃药,注意休息,不要老是拜佛,不要感冒着凉了,不然下次你还得来。”,过了半个月,她估计受凉了,又胸闷气喘来住院了。我去问病史查体,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刘医生,就是你上次说坏了,你说我还会回来”。我说“肯定是你不听话,又拜佛累到了”,她笑笑。后来的后来,每次她来住院,我去问病史、查体,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呀,你又来了!”。最后一次住院,她在家里发烧两天了,一大清早就来医院住院,我一进病房,她就强打着劲,笑着跟我打招呼:“刘医师,我又来了”。我也一如既往回答她:“呀,你咋又来了!”等她胸部CT做完,我电脑上看完片子,就知道这次严重了,两肺斑片状影,右肺更是白乎乎的一大片。给她开上药,在门诊跟她女儿交代完病情。吃完午饭,我去病房看她,体温下来了,人精神也好多了。她对着我说:“刘医生,我有个事情想问你很久了,你结婚了吗?”我笑着对她说:“我结婚了,儿子都上幼儿园了。”她说:“哎呀,我猜也是,能不能给我看看你家儿子的照片?”我掏出手机,点开一张我儿子的照片给她。她说“这个小脸,蛮像,像你”。下午2点多,她女儿在病房呼喊:“医生、护士快来看看我妈!”我从办公室冲到病房,一摸,心脏骤停了。马上胸外按压、推肾上腺素、气管插管,后来室速室颤,经过三次电除颤,心率、血压回来了,可是人还是没醒过来。转到我们科CCU以后,药物维持着、呼吸机辅助通气,我去找家属谈话。大女儿哭着对我说:“这么多年了,你每次都跟我们说病危,有猝死风险,我们心里也预演了很多遍,但是真正这一天来的时候,我还是舍不得她。她自己生前也说过,如果她要走了,就走的干脆一点,不要让她受太多苦。”。我只能安慰她:“这么好的一个老太太,我们尽力,看能不能留下她,不让她走”。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她女儿来找我说:“刘医生,我们这边的风俗,老人家不能死在外面,要留一口气回家,我想看看我妈”。我给她女儿穿上探视服,她女儿哭着抚摸她的额头:“妈,你看一下,我是你女呀,你想不想回去?我带你回去好不好?我知道你想回去,我带你回去好吧?”不知道是不是老人家听到了,还是呼吸机通气时胸廓起伏,好像看到老人家下巴微微动了动,像是在回答:“是,想回去”,最后,家属还是签字放弃治疗。拔了呼吸机,我第一次陪着家属,把病人送上回家的120救护车。

   是的,我的病人死了。 那天下午,我逆着阳光,拿出手机拍下了救护车的背影,有的时候,转身不是再会,而是永别。一转身,她在天堂,而我更像是在人间炼狱。当然了,如果可以,我还是想把她救回来,然后在她下次住院的时候,对她说一句:“呀,你又来了!”。毕竟,作为一个医生,我希望我的病人活。

    生命看破了,不过是生死。看破了生死,也就超越了生死。即使苦,即使痛,即使累,看淡了生死,我们也要更加好好的活着。

愿天下无疾。

img



    

最后编辑于 2023-08-31 · 浏览 7449

22 87 8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