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患者使用 CGM 获益如何,2023 ADA 给出答案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可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和特点。其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所了解和接受[1]。
在糖尿病患者中,CGM获益证据确凿
研究证实,CGM 可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的 1 型糖尿病(T1DM)和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带来获益[2]。对于仅使用基础胰岛素的 T2DM 患者,CGM 也能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 0.4%,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增加15%[3]。
另一方面,在非胰岛素治疗的 T2DM 患者中,CGM 的应用也能带来获益。
IMMEDIATE 研究[3]显示,与仅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DSME)相比,扫描式CGM(isCGM)联合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将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显著提高 9.9%(2.4 h)(95% CI:-17.3% ~ -2.5%;P < 0.01),将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内时间(TAR)显著降低 8.1%(1.9 h)(95% CI, 0.5%~15.7%;P = 0.037)(图 1),同时平均 HbA1c 多降低 0.3%(95% CI:0%~0.7%; P = 0.048),血糖监测满意度也更高[3]。
那么,未使用任何降糖药物治疗的 T2DM 患者能否使用 CGM?再将人群拓展一下——如果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使用 CGM,能否带来获益?
2023年 6 月,第 83 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的一篇口头报告给出了答案。
CGM 获益新证:来自未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研究结果
来自此次 ADA 年会上的一篇临床研究以海报展示的形式发布,研究表明,对于糖耐量受损(IGT)/轻度 T2DM 合并超重的患者(未使用降糖药物),CGM 也可带来获益[4](图 1)。

图 1 ADA官网发布的海报展示
该项研究[4]纳入 40 名患有糖耐量受损或轻度 2 型糖尿病(T2DM)[未服用降糖药物且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的超重个体[体质指数(BMI)≥25 kg/m2],旨在探索患有糖耐量受损或轻度 T2DM 的超重个体使用扫描式CGM与生活质量(QoL)之间的关系。
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为期 6 个月的干预,其中一组在接受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还使用扫描式CGM (扫描式CGM 组),另一组仅接受饮食和运动治疗(对照组)。在干预前后使用 SF36 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表明,仅扫描式CGM 组的一名受试者退出研究。在基线特征上,扫描式CGM 组纳入 19 名受试者(53.8±11.5岁,BMI 35.2±5.7 kg/m2,HbA1c 6.2±0.3%),对照组纳入 20 名受试者(54.3±14.0岁,BMI 31.6±6.8 kg/m2,HbA1c 6.2±0.3%)。
扫描式CGM 组和对照组之间的 SF36 各子量表和成分总结评分变化没有差异。在扫描式CGM 组中,心理成分总结(MCS)在干预后显着改善(43.6/48.2,p<0.05)。血糖均值的标准差(SD)和葡萄糖超出范围时间(TAR) 的变化与总体健康(GH)的变化呈负相关(r= -0.50,p<0.05;r= -0.53,p<0.05)。干预前后的扫描次数与活力、心理健康和心理成分总结呈正相关。
研究提示[4],扫描式CGM 的使用改善了患有糖耐量受损或未使用药物治疗的 T2DM 超重个体的心理成分总结。使用扫描式CGM 后血糖均值的标准差和葡萄糖超出范围时间的改善可能有助于总体健康的改善。此外,扫描次数与心理成分总结相关,表明活力和心理健康对于有效使用扫描式CGM 至关重要。
上述研究为扫描式CGM 在糖耐量受损中的获益提供了证据。
惠及更广泛糖代谢异常患者:CGM 适用人群再探讨
其中,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另一项研究也证实,扫描式CGM 联合低碳饮食显著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 HbA1c 和体重,治疗满意度高[5]。
还有学者指出,CGM 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完整的日间和日内血糖波动情况,帮助包括糖尿病前期在内的 T2DM 高危人群认识到血糖异常的状态,进而做出个体化的治疗决策,帮助患者预防 T2DM,因此可 CGM 还可作为糖尿病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工具[6]。
扫描式CGM 免指血校正,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只需要扫描就可以获知即时葡萄糖值并可提供 14 d 的动态葡萄糖图谱(AGP)[7],在更广泛的糖代谢异常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对于 CGM 的应用人群,2020 年《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和《中国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除了推荐适用于 T1DM、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 T2DM 患者,也并不局限于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比如[7-8]:
- 在 SMBG 指导下使用降糖治疗的 T2DM 患者,仍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及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等
- 妊娠期糖尿病(GDM)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 进行患者教育。
总结
相较于传统的血糖监测方式,CGM 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和特点,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GM 不仅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改善血糖控制,还可以用于非降糖药物治疗的 T2DM 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等更多糖代谢异常人群并带来获益。其中扫描式CGM 兼有回顾式 CGM和实时 CGM(rtCGM)的特点,免指血校正,目前国内外应用为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晓龙,吴宸炜. 扫描式持续葡萄糖监测基层临床应用指导[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04):377-382.
2. ADA. Diabetes Technology: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3[J]. Diabetes Care, 2022, Vol.46: S111-S127.
3. Aronson R, Brown RE, Chu L, et al. IMpact of flash glucose Monitoring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non-insulin Antihyperglycaemic ThErapy (IMMEDIAT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25(4):1024-1031.
4. S. Nishikage, Y. Nakagawa, Y. Hirota, et al. 953-P: The Use of isCGM Improves the Mental Aspect of Quality of Life in Overweight Individual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or Mild Diabetes Mellitus. 2023 ADA.
5. Yost O, DeJonckheere M, Stonebraker S, et al.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With Low-Carbohydrate Diet Coaching in Adults With Prediabetes: Mixed Methods Pilot Study[J]. JMIR Diabetes. 2020, 16, 5(4):e21551.
6. Eden Miller, William H. Polonsky, Kevin Miller, et al. What Role Might There Be for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the Assessment of Diabetes Risk[J]? Diabetes Technology & Therapeutics, 2023, 25:S3, S-14-S-20. https://www.liebertpub.com/doi/epdfplus/10.1089/dia.2023.0136
7.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糖监测学组. 中国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 10(11):697-700.
8.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315-408.
最后编辑于 2023-09-15 · 浏览 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