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征与帕金森病小常识

帕金森病(Parkinson ' sdisease , PD)是1817年英国医生 JamesParkinson 首先详细描述此病, PD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人、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约为1-2%,预计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约占全球50%。目前医学影像学诊断以MRI—SWI序列为主。
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 PD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
1.静止性震颤( statictremor )
2.肌强直( rigidity )
3.运动迟缓( bradykinesia )
4.姿势步态障碍
5.非运动症状 视觉、嗅觉、睡眠、精神障碍(抑郁、便秘)
阿尔兹海默症也可以是迟发症状,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视幻觉。


病理解剖示意图
燕尾征(MRI—SWI):
正常人才会出现。
高分辨率T2/SWI加权 MRI :黑质后1/3部位的黑质小体( Nigrosome -1),以线性或逗号形状呈高信号,它在前、外侧和中部被低 SWI 信号包围,类似于燕尾。

燕尾征缺失被认为是铁代谢异常的结果,可能的机制:
1.铁含量增加或神经黑色素含量减少;
2.铁储存能力降低,导致更多具有顺磁性的游离铁。




对比总结:
1、在帕金森病中, SWI 中黑质小体﹣1信号较低,正常高信号消失,表现为燕尾征消失。
2、燕尾征消失鉴别帕金森病与帕金森叠加缺乏特异性、准确性,但是对于鉴别退行性变和非退行性病变具有一定意义。需密切结合临床表现等进行鉴别诊断。
最后编辑于 2023-08-29 · 浏览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