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结节如何确定T分期?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但是不乏一些小争议。
良性和癌前病变就不说了,肺癌简单来说有两种情况,原位或浸润,很多人把微浸润单独拿出来,其实没必要,浸润和微浸润的本质是一样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癌细胞突破了基底层,不过是50步与100步的区别。

在TNM分期里,原位癌当然是Tis 0期,浸润癌则是T1(≤3cm),当然微浸润癌也可以写T1a(mi), 但是很啰嗦,就像气管内表浅播散的T1a ss似的。
总之,T分期的程度和浸润的大小(肿瘤直径)直接相关,值得考虑的是,如何界定浸润的成分。以前的肺癌都是大肿块,直接测量即可,但是伴有磨玻璃成分的结节就难说了。
疑点有以下几个
一,镜下浸润成分按理说是最准确,但是没有哪个病理科会报告浸润直径多少的,而且固定液对组织的大小有无影响呢?
二,那大体病理测量的大小(肉眼异常部分)能不能等同于浸润成分,没有人回答,肉眼实在是不准确,而且缺点是切开哪儿是哪儿,对于不规则的结节误差就大了。
三,那影像学呢?以往肿瘤分期就是靠的CT,比肉眼是好点,可以反复测量,但是有几个问题,一个是容积效应造成的交界处CT值不准确,一个是,CT值本身能说明浸润性吗?

理想很丰满:看,这是实性部分
现实是:不同机器,不同参数,得出的CT值不一样,甚至不同医院的纵隔窗的窗位窗宽都有所差别,这是很大的问题。
你觉得T分期用哪个直径好呢?
最后编辑于 2023-08-26 · 浏览 406